在四川广安岳池县伏龙乡,一说起天宝寨,人们便会想起天宝寨上的柑桔园,由于柑桔品种优、寨上光照强等因素,其柑桔的口感极佳,市场上鲜有同类品种所能比拟。但他们却很少知道,天宝寨自清代始建以来,便与军事结下了奇缘。
天宝寨寨门.
嘉庆年间防白莲教,天宝寨应运而生
天宝寨位于伏龙乡一碗水村,其山势高突,除一面蜿蜒连绵于华蓥山外,其他三面几临平坝,晴朗之日俯瞰平川,心情格外愉悦。寨上相对宽平,占地700余亩,拥有两个村民小组、100余户。
虽说山寨面积较广,但周边多为悬崖,险不可攀,偌大的山寨仅设有东、南、西、北4道寨门。因为了修公路进村,今南门与西门已拆,但东门和北门以及原有的寨墙保存完好,人们仍可领略古寨雄风之感。
由于修筑寨门的石材质地并不坚硬,各寨门拱顶上的字刻早已风化脱落,人们很难知道山寨的具体修建时间。不过,寨内的村民们至今流传着一种说法:天宝寨反过白莲教,寨上以前还有牛耳大炮。
翻开清光绪版《岳池县志》,记者发现,天宝寨的确系防白莲教作乱而建,具体时间可锁定在清嘉庆年间。
清光绪版《岳池县志》记载:嘉庆二年,教匪窜扰渠、广,岳邑戒严。知县朱泰茹督率绅民等环城凿池,于治后翔凤山巅筑保城寨以作捍圉;并札饬各乡绅民、团练、乡勇防守各隘口……嘉庆三、四年,教匪蹂躏境内,各乡绅民练团防御,多被掳掠。后乃捐资筑寨,统计大小共千余寨,大寨保全民人无数。然小寨多有失事者,嗣奉檄行坚壁清野之法,小寨归并大寨,计县属共一百一十八寨。
此处的教匪,即白莲教。为防白莲教,岳池最早修筑的便是县城后山上的保城寨,然后于嘉庆三、四年间,又下令各乡捐资修寨,大小寨共计千余。再结合《岳池县志》关于一百一十八座大寨的记载可知,时属资马乡黎梓卫场管辖的天保寨(解放初更名为天宝寨)便是筑于嘉庆三、四年间,由寨首唐德廉、谭应表倡众捐修。由最早的天保二字,我们也似乎可领略到当时修寨的紧迫性——天保,顾名思议,即乞求上天保佑百姓安宁,不为白莲教所害。
天宝寨东门出口.
咸丰年间大战滇匪,敌人溃败而去
嘉庆三、四年间,岳池全县掀起的修寨运动的确在防御白莲教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岳池县志》(清光绪版)载:居民粮储等项,尽搬入寨,各寨声势联络。贼至,寨首率众施放枪炮,贼多伤败。更有骁勇敢死之士,伏于路侧,侦贼至,突出奋击,夺其牛马辎重而还,并各献囚于官。贼掳掠无所得,势甚穷蹙,奔窜他邑,岳境渐次清宁。其义是说,寨民们依托牢固的山寨,奋力抗击攻寨之敌,使白莲教终无所获,被迫转移到其他县去,岳池县便渐渐安宁了下来。
在抗击白莲教中,天宝寨是否也发挥了重要作用,史料没有直接的记载。不过,仔细寻找,也能寻到一些影子。如《岳池县志》记载:嘉庆四年二月初三日,贼首冷天禄窜黎梓卫,贡生唐德廉、文生谭应表等率练勇击贼,夺回牛马衣物无数。这里的唐德廉、谭应表,正是倡修天宝寨的寨首。
史料直接记载天宝寨抵御入侵之敌的事件,始于咸丰十一年。《岳池县志》载:(咸丰十一年十二月)十二日,贼扑资阳寨,寨长陈峨率众协力堵御,炮石交加,毙贼四名,贼各忿怒而去。寨首因寨狭人寡,恐贼复来,旋将人民、粮储移至附近天保寨。十二日,贼由合州窜岳,分股来攻天保寨。寨长谭鸣盛、屈文明、江春暄等率团勇拼力堵御,炮毙贼首三名,生擒贼一名,夺得大旗二手、战鼓一面、黄包巾一根、楼梯二十余架。贼势大溃,夜窜广安界去。
这里的贼,已不再是白莲教,而是从云南入境由李永和、蓝大顺(又名蓝朝鼎)领导的起义军,其规模更甚,攻势更猛。《岳池县志》如此记载:滇匪李永和、蓝大顺等窜扰叙州一带,其党朱、周、张、曹等遂分扰川北营,以东角、南壁、西娄、北星为名,又有统领、先锋伪号,凶焰所到,罔不摧残。
然而,凶焰所到,罔不摧残的滇匪面对防守严密的天宝寨依然是无计可施,不但没有攻下,反而大败,只得趁着夜色溜走。《县志》虽未交待攻寨滇匪的具体人数,但仅从寨民夺得的攻寨楼梯二十余架这一点,我们便可初步判断,这次天宝寨的守寨之战,面对的敌人不谓不众,敌人的攻势不谓不猛。
民国川北民军起义,天宝寨是指挥部
在民国时期,天宝寨也有着辉煌的历史。特别是在川北民军反对地方军阀的斗争中,天保寨被川北民军作为了指挥部,掀起了岳池县全境的反军阀浪潮。
关于这段历史,《岳池县志》(1911-1985)记载,民国14年,岳池县团练局局长陈徙南,因抵制和反对驻军罗泽洲的横征暴敛而被排斥和打击,在中共地下党员的帮助下,陈与附近各场民团团总联系,于次年5月13日在黎梓卫关帝庙主持召开48场民团联席会,成立川北民军,陈被推为司令,提出驱除军阀,实行地方自治的口号。联席会结束后,陈徙南
率领400余人的队伍,浩浩荡荡地驻进天宝寨,在寨内聚集粮草,积极购置武器,训练队伍,为攻打岳池县城作准备。
当年7月21日,镇溪乡(今岳池县镇裕乡)团总龚贯一组织的400余人的队伍在今西板乡境内的河堰口成功截击了罗泽洲从邓锡侯部购回的70余挑枪弹,并连夜向岳池县城进发,第二天凌晨便已抵达岳池县城南门,向县城发动猛烈攻势。时罗泽洲军阀驻岳池县城的团长刘瑞文一面死守县城,一面派人向驻广安的罗泽洲求援。龚贯一经过三天两夜的进攻未能突破城门,见援兵已到,便开始撤离。
当时由于联系不畅,当陈徙南得知龚贯一攻打岳池县城的消息时,已是25日了。但陈仍及时率民军前往准备增援,而赶到石垭场时才得知龚已撤离的消息,便率队伍转移。然而,陈的队伍已被刘瑞文的部队尾随,在赛龙场时被刘瑞文部队团团围住。经过激战,民军伤亡很大,陈率民军突围后,抢渡渠江,上了华蓥山。
陈徙南带着队伍在华蓥山转战月余后,又回到了天宝寨,结果再次被刘瑞文率部包围。而这次天保寨之战,比赛龙场一战还要激烈得多。
关于民军与地方军阀在天宝寨一战,岳池县党史资料介绍,民军在天宝寨凭险迎战刘瑞文部,激战三天三夜,多次打退刘瑞文部的进攻,给敌人以重创,缴获敌人机枪2挺、步枪100余支。刘瑞文部死伤100余人,进退两难,只好急电罗泽洲调炮兵攻寨。民军终因寡不敌众,弹药粮食缺乏,只得奋战突围。主力一部撤至合川李家老寨子,一部仍留在阳和、高兴沿华蓥山一带,与刘瑞文迂回作战。而民军被俘战士,均遭军阀杀害。
当年底,隐蔽于华蓥山中的民军给养困难,特别是严重缺乏抵御寒冬的衣物,民军面临着全军覆灭的危险,为此,陈徙南等人最终决定将民军分散转移,等待时机东山再起——曾经轰轰烈烈的民军反军阀斗争就此宣告结束。
山寨上的池塘.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