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四姐写了多少个宇文家的痴情儿郎,都是过程曲折,结局圆满。我咋就看不厌呢?一开篇就能瞬间进入剧情,完全不带腻的,好了尤四姐这口。
这篇延续尤四姐一贯的清宫文文风,京味儿足足的。有个很有意思的地方,人物之间哪怕是勾心斗角,磕绊斗嘴也是净唠实在嗑。剧情和人物对话微幽默,看文的时候心情是不错的,总会被小小俏皮嗑逗笑。
女主尚颐行年龄不大辈份不小,老姑奶奶是也。六七岁时看见太子爷在墙根尿尿,还在众亲戚面前给太子爷指了茅厕的所在位置,少年太子面红耳赤,这仇从少年记到了青年,从太子记到了当上皇帝。本是娶了老姑奶奶的侄女做皇后,没几年国丈犯了事被发配,皇后也废了,尚家的地位变得尴尬,老姑奶奶为捞哥哥和侄女进宫选秀。在家那是老辈们宠着,小辈们捧着长大的主,一路顺风顺水的长大,没吃苦也没受过委屈,手没挑过、肩没扛过,不知人间疾苦,更没领会人心险恶。老姑奶奶的心态阳光极了,负面情绪和阴暗心理那是不存在的,再加上天生丽质,整个一小仙女的模样。老姑奶奶的理想可是很丰满的,侄女做过皇后,她就退而求其次做个皇贵妃吧!这想法没藏着掖着,从初选就大大方方的表现出来,出众的姿容和高高的辈份刚一进宫就收个心腹。银朱可是从见到她就表明要伺候她、跟她混。银朱真是好眼光啊!
老姑奶奶向皇贵妃之位开的第一枪没打响。被人使绊子安排去了尚仪局,在尚仪局也是被各种刁难,老姑奶奶真正体会了一把人情冷暖。再被赶去安乐堂后反而日子舒坦了些,也是在那相识了皇帝假扮的夏太医。夏太医在老姑奶奶的晋升之路上可是起了大作用,帮她医治了日后的两个贴心人,帮她回到尚仪局,替她在皇上面前说好话,帮她出谋划策引皇上注意,指点封了答应的老姑奶奶办差。为了老姑奶奶的皇后梦,夏太医简直是操碎了心。
按照夏太医的指点,老姑奶奶以雷霆手段揭露处理了懋嫔的假孕。第一个升位分的机会到了,还是越级升位,老姑奶奶从吃不饱饭的答应晋升为纯嫔。
老姑奶奶的身份地位水涨船高,皇帝也不翻别人牌子了,就宠她,专房独宠。看得一众妃嫔眼热,就有那爱挑事的,以为弄了别人自己就有机会。老姑奶奶和夏太医的事被三妃拿来作文章,在皇太后寿宴上两方递话做了一出捉奸局,好笑的是揪出了假扮夏太医的皇帝大人。坏了皇帝好事,三妃哪有好果子吃,仨全废。皇太后为三妃求情,皇帝借机又给老姑奶奶换了个妃位。就这么着,老姑奶奶的第二次晋升很快来临。
皇帝带着一大家子去承德避暑,和妃见到了老辈的宫人,没经住诱惑,与其合谋刺杀皇太后。私心里就想着换个婆婆,老姑奶奶关键时刻挺身为皇太后挡刀,立下大功。第三次晋升,越过贵妃头衔直接坐上皇贵妃的位置,离后位仅一步之遥,老姑奶奶的理想到此算是达成。只不过这次晋升也是为下一次晋升做铺垫,生下皇嗣再提位分就是后宫之主。皇帝的小老婆们可都要唯老姑奶奶命是从。
这就是老姑奶奶奔向目标理想的励志奋斗史。虽是走了皇帝的后门,宫中有人好办事嘛!谁叫她就是有这关系呢!
最喜欢老姑奶奶的乐天派,人生态度积极阳光。起点高的人似乎将一切都看作平常,树立目标也是想当然的成分比较高。对别人来说望尘莫及,想都不敢想的事,在他们看来也只是有待时间与距离。站得高看得远,志向自然而然更高,才能放长线钓大鱼。不得不承认,我这样的平头百姓比起富二代、官二代来,确实弱了不是一星半点,见识与认知上就是鸿沟的距离,但也不影响我为自己定过目标、设计过理想。目标完成了,理想还在努力实现的路上。总之,年少的时候,前路的视线里一定要有一面旗帜,有个使劲的方向才能跑起来,人生加了速度,青春时光里才能领略更多的风景。
一直很喜欢尤四姐笔下的人物。不矫情、不做作,也不过度美化。背景华丽,人物朴实,读起来舒服,对我口味。我喜欢这种人物生活化的古言。皇帝后妃也少不了吃喝拉撒、鸡毛蒜皮。尤四姐这几年尤爱写清宫文,越来越突显自己的特色。真棒。
又有网友强调我这波浪线的问题,波浪线分句用十多年,习惯了。标点符号的话,总需要去思考该用哪个,一思考这个问题我就容易忘记要写的内容,毕竟我也不是个专业搞文学的,也没有系统的学过写作,记性还不好,上一秒想到要说的,稍稍打断思路就想不起来了。先包容下我的波浪线吧!之前也试着改过一段时间,有点难,以后尽量去改,去习惯标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