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言情小说 >

经典言情小说:《盛世帝女》作者:解语,古言,亡国公主cp唐太宗

2025-04-01

一、平阳公主:从千金小姐到娘子军统帅(《旧唐书》《新唐书》)

李渊的三女儿李秀宁,绝对是个"硬核"公主。隋末大乱时,她女扮男装逃出长安,散尽家财招募了7万大军。士兵们起初不服气:"哪有女人当将军的?"直到她率军攻破户县,生擒隋朝名将丘师利,众人才心服口服。她的部队军纪严明,百姓称其为"娘子军"。李渊感叹:"我儿虽为女子,谋略却胜过大半男儿!"

这位女将军镇守娘子关时,用米汤混着草木灰在城墙上"刷浆",冻成冰墙让敌军无法攀爬。去世时李渊坚持用军礼下葬,陪葬品包括象征军权的虎贲甲士和羽葆鼓吹。史书记载送葬队伍"旌旗蔽日,鼓角相闻",堪称古代女性最辉煌的葬礼。

二、太平公主:武则天亲手打造的"政治武器"(《资治通鉴》)

太平公主16岁时,穿着男装在父母面前跳舞:"这身衣服给驸马穿合适吗?"唐高宗当场笑出眼泪,马上给她选了表哥薛绍。可惜这段婚姻只维持了7年,薛绍哥哥参与谋反,武则天为立威竟将薛绍饿死狱中。太平公主哭着质问母亲:"驸马何罪之有?"武则天冷声道:"你该为家族牺牲。"

此后太平公主成了母亲的政治工具,两度婚姻都嫁给武家子弟。她参与诛杀男宠薛怀义、扳倒酷吏来俊臣,在神龙政变中亲手将李重茂拉下皇位。睿宗时期她权势达到顶峰,甚至能左右宰相任免。但最终与侄子李隆基争权失败,被赐死时仅50岁,临终前对着铜镜说:"这张脸终究没能成为第二个女皇。"

三、文成公主:被史书忽略的和亲血泪(《吐蕃史》《唐会要》)

贞观十五年,16岁的李雪雁被封为文成公主,远嫁吐蕃赞普松赞干布。和亲队伍带着500车典籍、3000工匠,还有中原的蚕种、农具。但没人告诉她,等待她的是平均海拔4000米的高原反应,以及语言不通的孤独。

在拉萨,她发现吐蕃人用赭石涂脸,劝说松赞干布废除陋习。她主持修建小昭寺,将释迦牟尼十二岁等身像供奉其中。松赞干布去世后,她拒绝回长安,独居三十年推广中原文化。去世时吐蕃人为她举行了七天七夜的煨桑仪式,至今大昭寺的酥油灯仍为她长明。

四、高阳公主:辩机和尚之死引发的蝴蝶效应(《新唐书》)

唐太宗最宠爱的女儿高阳公主,15岁嫁给房玄龄次子房遗爱。但这位天之骄女却与玄奘弟子辩机和尚私通,被太宗发现后怒杀辩机。史书记载,公主得知辩机被腰斩时,"抚剑长叹,泪湿罗裙"。

此后她性情大变,与多名道士私通,还撺掇丈夫参与谋反。永徽四年,高阳公主诬告长孙无忌谋反,结果被反咬一口。唐高宗质问她:"为何如此执迷?"公主冷笑:"若辩机活着,我何须如此!"最终被赐自尽,临终前烧毁了与辩机的往来书信。

经典言情小说:《盛世帝女》作者:解语,古言,亡国公主cp唐太宗

五、金城公主:三嫁吐蕃的和亲"工具"(《册府元龟》)

唐中宗将养女李奴奴封为金城公主,先后嫁给吐蕃三代赞普。第一次婚礼时,她抱着父亲的大腿哭求:"女儿愿一辈子不嫁,常侍陛下左右。"中宗流着泪说:"为了百姓安宁,你必须去。"

在吐蕃,她延续文成公主的使命,将《毛诗》《礼记》等典籍翻译成藏文。开元二十八年病逝时,唐蕃双方为她举行了联合祭奠。吐蕃赞普在祭文中写道:"公主之德,如日月照临;公主之恩,似江河长流。"

六、安乐公主:从"大唐第一美人"到弑父凶手(《旧唐书》)

唐中宗幼女李裹儿以美貌著称,却因"皇太女"野心遗臭万年。她14岁时被武三思之子武崇训诱骗怀孕,被迫成婚。婚后她公开与武崇训堂弟武延秀私通,甚至在太子李重俊政变时,指着丈夫尸体大笑:"死得好!"

为了称帝,她与母亲韦后合谋毒死中宗,将毒饼递给父亲时还撒娇:"父皇尝尝女儿新做的点心。"景云元年政变时,她正在梳妆打扮,士兵冲进来时她还在问:"是父皇派来接我的吗?"刀光闪过,一代妖女香消玉殒。

七、升平公主:"醉打金枝"背后的生存智慧(《资治通鉴》)

唐代宗之女升平公主下嫁汾阳王郭子仪之子郭暧。新婚夜,郭暧掀开盖头惊为天人,却因公主不肯行拜见礼大怒:"你不过仗着父亲是皇帝!"公主回宫哭诉,代宗却道:"郭暧说得对,若郭子仪想当皇帝,这天下早不是我们的了。"

郭子仪吓得绑子请罪,代宗反而安慰:"小夫妻吵架,不必当真。"经此一事,升平公主收敛跋扈,与郭暧共育有三子两女。她去世时,唐宪宗亲自为她撰写碑文:"虽处尊贵,而无骄盈之失;虽为帝女,而有贤良之德。"

结语:血色荣耀中的女性觉醒

这些唐朝公主用生命书写了一部女性史诗:有人在权力斗争中粉身碎骨,有人在和亲路上绽放光芒,有人用叛逆挑战男权社会。尽管受制于封建制度,但她们用智慧、勇气甚至生命,在历史长河中刻下属于女性的印记。正如《新唐书》所评:"她们既是帝王的掌上明珠,也是时代的牺牲品;既是权力的棋子,也是自我命运的抗争者。"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