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式快餐的江湖里,肯德基与麦当劳一直是备受瞩目的两大巨头,它们的儿童套餐赠品玩具更是引发了诸多话题。究竟是肯德基的玩具更胜一筹,还是麦当劳的更具魅力?这一问题常常引发消费者的热烈讨论。
肯德基的玩具赠品常常成为爆款。疫情刚过,69元儿童套餐附赠的可达鸭音乐盒,凭借蠢萌的外观、洗脑的BGM以及独特的舞动摆手转身动作,迅速火遍全网。最火爆时,其价格甚至被炒到1300元,风头盖过盲盒限定产品。
肯德基可达鸭音乐盒
此外,肯德基与泡泡玛特联动的盲盒,也曾因太过火爆而被中消协点名批评,还成为了当年相关新规中的典型案例。肯德基在赠品玩具方面的出圈可谓全面且轰动。
相较之下,麦当劳的玩具出圈姿势却颇为奇特。去年儿童节套餐的礼物是巴斯光年,而在过往,麦当劳曾多次因玩具造型问题引发争议。
2010年,麦当劳与火影忍者疾风传联动,推出的宇智波佐助玩偶,原本帅气的形象在麦当劳的还原下变得獐头鼠目,在中国发售时,因其丑得亲切,被网友称为邪神。
在模型玩具圈,邪神特指那些参考原型优秀,但成品却极其扭曲的产物,麦当劳佐助以浮夸的造型和迷之特效成功出圈。此后,2017年与龙珠超联动,2019年与冰雪奇缘、任天堂超级马里奥的联动,都出现了类似的邪神情况,只有部分角色幸免于难,庞大的邪神规模成为一时笑谈。
麦当劳佐助大邪神手办
为何肯德基的玩具频频出圈,麦当劳却状况百出?这背后有着复杂的原因。虽然麦当劳是世界上最大的玩具厂商之一,根据2012年Nutrition Nabis的数据,在邪神佐助风靡的年代,麦当劳每年通过全球3.2万家门店能卖出15亿只玩具,一度超过玩具反斗城和沃尔玛。
其成功源于1978年开发的Happy Meal(国内称开心乐园餐)。1990年麦当劳进入中国,开心乐园餐也随之而来,给早三年进入中国且已站稳脚跟的肯德基带来了巨大压力。为应对竞争,肯德基在90年代推出了自己的儿童套餐和吉祥物白羽鸡奇奇,还通过电视广告、主题歌以及进入小学和幼儿园进行科普宣讲和产品推销等方式进行推广。
在玩具风格上,早期肯德基的玩具注重实用性,推出过电子表、能发声的储蓄罐,甚至在1997年的儿童套餐里放了一台可拍照的真相机,尽管这台相机较为简陋,但在当时给孩子们带来了极大的惊喜,如今该相机二手都能卖到200元。
而麦当劳的玩具则以好玩著称,带来了在海外大获成功的Macropods系列,玩家可以让汉堡、薯条、奶昔变成机器人甚至组成超级机器人,且合作品牌众多,包括迪士尼、史努比和helloKitty等,吸引了不少有品牌和IP意识的粉丝。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麦当劳的玩具逐渐出现问题。它开始更多依赖IP赋能,而非玩具创意,纯IP摆件增加,不同IP授权的角色玩具差异变小。
麦当劳手握大量顶级IP却表现不佳,一方面是因为人形玩具制作成本较高,麦当劳的玩具成本基本处于核弹甚至更低级别,在有限的成本和对儿童安全的工艺限制下,难以保证有丰富的细节。比如正常或接近人类头身比的角色容易出现邪神情况,而头身比特殊或非人形的角色则相对不易翻车。
另一方面,麦当劳高层在90年代就试图放弃重视儿童套餐的战略。成人套餐利润更高,且当时绿色饮食心态覆盖了家长群体,他们作为儿童套餐的决策者,对儿童套餐的选择产生了影响。
因此,麦当劳更注重展现自己在环保、教育等领域的付出,强调营养均衡,试图改变垃圾食品的印象,挽回消费者好感,玩具的重要性被降低。
与此同时,麦当劳发现了城市青年这一更具潜力的消费群体。2021年,麦当劳推出限量版汉堡和猫窝套餐,十万猫窝瞬间售罄。此外,麦当劳还积极赞助电竞赛事,冠名西甲电竞联赛,赞助kPL,与王者荣耀、英雄联盟等合作,举办大型校园竞赛,吸引年轻消费者。
当然肯德基也不例外,从儿童玩具向潮玩转型,减少店内吉祥物奇奇的出现,推出大量面向12岁以上玩家的联动套餐,购买套餐拿玩具和周边的大多是成人。
如今,肯德基和麦当劳的定位与过去相比发生了很大变化。1987年肯德基刚进入北京时,定位为中档潮流西点餐厅,消费场景多为商务宴请、家庭用餐和主题派对。
而现在,它们已成为平价日常餐点。肯德基凭借更多的门店数量,甚至在三四线城市推出更廉价的门店形式。至于玩具,曾经精致好玩的玩具或许不再出现,取而代之的是价格亲民的玩具盲盒。
虽然麦当劳玩具的品控依然高于平均水平,但在消费者的需求不断变化、对品牌要求日益提高的今天,没有了品牌溢价的滤镜,受到批评也在所难免。
所以麦当劳的邪神也许并没有增加,只是我们的消费已经不是一家快餐店轻易满足的了。而在儿童餐吉祥物退居二线之时,一场围绕新消费群体的快餐战争已然拉开帷幕。麦当劳肯德基玩具经济品牌
文本来源:@阿泰(阿Test正经比比)的视频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