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言情小说 >

热门言情小说:《我的婆婆是重生的[七零]》作者:香酥栗,年代文,北京四合院,群像爽文

2025-03-30

一九七零年,一月。

腊月里数九寒天,大清早的,天刚蒙蒙亮,杏花里胡同儿各个大院儿陆陆续续就传来开门的声音,这一大早儿啊,麻溜儿的功夫就热闹起来。

不为别的,大清早,图的就是个抢厕所。

没一会儿的功夫,巷子里公厕就排上了队伍,有抄着袖子弓着腰跺脚尿急的,有端着便盆儿等着倒的。长长的一溜烟儿队伍,人且多着呢。

别看这公厕不小,可是架不住人多啊,整条杏花里胡同儿,可都是靠它。队伍越来越长,胡同儿里四十四号院儿这个时候也出来一个长瓜脸儿的大娘,她穿着灰花棉袄,精神抖擞,端着便盆排上了队伍。

这一排上,就有人搭茬儿,排在前头的小碎花棉袄圆脸大妈赶紧八卦的问:赵桂花,你家三小子也结婚了,分家不?

这样的话题,可是人人都感兴趣的,排队的人都竖起了耳朵。

长瓜脸儿大娘,也就是赵桂花面不改色,说:且还得跟老头子琢磨琢磨呢,也不是小事儿。

话是这么说,心里可是不想分家的,哪里有父母愿意分家的,赵桂花也不例外。但是这么大庭广众的,也不一口就咬死了,留了些余地。

这心里存着事儿,倒完了便盆儿一路回院子也有点走神儿,倒是没留意脚下,刚到门口,踩在薄冰上踉跄个滑刺溜儿,呱唧一屁股墩儿坐在了地上,头咣当嗑在了门口的柱子上——啊!

妈!

老婆子!

大清早的,四合院儿里的家家户户都冲了出来,怎么了?这是怎么了?

快快,把人抬进门……

直接送医院得了,抬屋里干什么啊?

这好端端怎么还摔了,我就说天冷不能在院子里倒水……

老婆子,老婆子……

……

赵桂花迷迷糊糊的,感觉到有人在叫自己,熟悉又陌生。

这个声音好熟悉啊,是老头子来接她了吗?

赵桂花听到这个声音,努力想要睁开眼睛,就算是个死鬼,她也想再见老头子一眼,从他走了,她就没个知冷知热说知心话的人了。赵桂花努力睁眼,这一睁眼,吓了一跳。

吓!

所有人都居高临下弯腰盯着她……老头子?你怎么这么年轻了?

庄家的当家人庄老蔫儿听了这话,老脸一红,这老婆子!

他咳嗽一声,说:你说啥呢,孩子还都在呢。

再看老婆子盯着他不放,老脸更红,说完了又想到老婆子脑壳子磕伤了,赶紧说:你感觉咋样?要不要紧?我领你去医院看看头吧?

赵桂花似乎没有听到他说什么,慢动作一样转头,看到了其他几张面孔,无一例外,每张面孔都格外的年轻,她看了一圈儿,似乎是反应不过来现在是个什么情况。

庄老蔫儿赶紧说:老大,你去推自行车,我送你妈去医院看看。

正说着,就看赵桂花伸手照着他的胳膊用力一拧,厚厚的棉袄也没有抵挡的剪刀手的凶残,庄老蔫儿:嗷!

他一下子叫了出来,不等追问,就听赵桂花问:疼吗?

庄老蔫儿:……

他抿抿嘴,说:咋不疼?

这老婆子,莫不是摔坏了脑子?

他越发的着急,说:我们赶紧去医院……

赵桂花按住了他的手,摇头说:不用!

赵桂花摆摆手,让大家让开,自己坐了起来,这定睛一看,心绪多了几分起伏,不过很快又平复下来。她看着房间内的摆设,再看着家里这大大小小担心的眼神儿,她深吸了一口气,说:我没事儿。

虽然还不知道自己重生在哪一天,但是作为一个时髦的老太太,赵桂花也是看过穿越电视剧的,她可以肯定自己这是穿越到自个儿还年轻的时候了。

虽说现在儿子都娶媳妇儿了,她也是被称为赵大娘的人。但是四五十岁可不是还年轻么,她还没活到自己人生的一半儿呢。

妈,你别瞎逞强啊,不行咱还是去医院看看。反正我今天是婚假不上班的。人群里站在前头的高挑小伙子开了口。

赵桂花抬头看过去,视线落在他身上,年轻的小伙子朝气蓬勃的,浓眉大眼,英气十足,这正是她的小儿子。

赵桂花三个孩子,两儿一女,这是老小儿。

不过一听这话,赵桂花就晓得这是哪一天了,这是她小儿子结婚的第二天,他结婚一共就请了两天假,再看小儿媳已经站在他身边了,就知道这是第二天了。

这一天,她确实摔倒磕到了头,她人倒是没事儿,但是因为这是老三结婚第二天,少不得心里犯嘀咕是不是这个小儿媳克她。她本来是跟自家老头儿嘀咕,没走心。但是却不想被大儿媳听了去,大儿媳是个碎嘴子,传到了院儿里,又传到小儿媳的耳朵里。

她这个小儿媳是娇惯大的,哪里受得了这个委屈,本来没分家就是他们夫妻吃亏,还要被婆婆和大嫂讲闲话,可不立时就闹了起来。结婚没几天,他们家就引发了第一场家庭战争。

赵桂花想到上辈子,揉了揉太阳穴,果断的把上辈子的屁事儿扼杀在了摇篮里,说:我啥事儿也没有,你们不用操心了。就是不知道是哪个王八蛋把水泼在了咱家门口,害的我摔了一跤!

庄老蔫儿抽了抽嘴角:呃……

赵桂花一个眼刀过去:咋!你干的?

庄老蔫儿瞬间喊冤:这话怎么说的,可不是我!这不是你自己昨晚倒的吗?

赵桂花:……

最怕,空气突然安静。

自个儿骂自个儿可还行。

几个儿子儿媳都默默的假装看别处。

其他过来帮忙的邻居也笑了起来,赵桂花赶紧的开口:多谢大家过来,都回吧,回吧回吧,我这边没啥事儿,多谢大家关心了。

眼瞅着赵桂花确实没啥事儿,邻居们也七嘴八舌的:行,那我也得回去做早饭,还得上班呢。

我回去洗个衣服……

我还得去一趟供销社……

人七七八八的就散了,就只剩下了自家人。

赵桂花毫不尴尬,假咳嗽一声,分秒转变话题:你们都围着我干什么?不用做饭是吧?不吃了是吧?

大儿媳梁美芬赶紧的说:妈我去做饭,咱们今早做什么?

虽然做饭这个事儿也是她在做,但是惯常都是婆婆分派的粮食,定了额度她才能做。可不是由着她的。往常倒是都是大碴子粥,但是今个儿是小叔子新婚第二天,总不该如此的。

她这一问,赵桂花还没反应过来,正要骂这个没主见的吃什么都要她定夺,恍然想到这个时候好像还是她掌家?这话噎在嗓子里,她顿了一下,说:时候也不早了,别做了,今个儿也是老三结婚第二天,买个炸果子吧。

这话一出,除了仿佛一直在走神儿的小儿媳,其他几个人都震惊的看着她,简直不敢相信自己听到了什么。

赵桂花被几个人盯着也不脸红,大声:怎么的?我就不能买个炸果子了?老大媳妇儿,你去买……

她数一下人头儿,说:买八个油炸果子,再来八份豆腐脑,茶叶蛋也是一样的。去吧。

虽然隔了几十年的时光,但是她还是熟门熟路的打开抽屉拿了钱,说:去吧。

梁美芬可从没见过节省的婆婆买早饭,她嫁过来七年,这还是第一次出去买这个,出门都透着几分恍恍惚惚。一出门冷风一吹,一下子就清醒了,再看自己手里的钱,心里一下子就酸涩起来。

看来老太太很喜欢老三媳妇儿啊,这都买上早点了,她当年嫁过来的第二天,可没有这个待遇。又想到自己现在的情形,心下更是彷徨惶恐,多了几分凄凄然,只觉得心里苦苦的。

虽然难能吃到外面的早点,可是梁美芬可没得一分的快活,苦着一张脸。

几个正在院子里洗漱的邻居互相使了一个眼色,很是意味深长了。

这时赵桂花也直白的很:你们该干什么就干什么去,不用围着我。

庄家两个儿子都盯着亲妈,问:妈你真没事儿?总觉得,他妈今天有点怪怪的。

赵桂花翻白眼:你们怎么还盼着我有事儿?没事儿没事儿,去去去。

庄家老大庄志远点头,说:那我洗漱去。

老三庄志希也推了推媳妇儿的肩膀,说:走吧。

他的新婚小媳妇儿明美长长的睫毛微微颤,像是小木偶一样跟着庄志希出门回了房间。

庄老蔫儿还是有点不放心:你真的不用去看看头?

赵桂花:不用,你把镜子拿给我,我瞅瞅。

庄老蔫儿倒是听话的,赵桂花直接端着镜子端详了一下自己,磕到头没有什么大碍的,她的脸年轻了很多很多,她今年应该是四十六,她家老头子应该是四十八。

真年轻啊!

她由衷的感慨,端详了一会儿,赵桂花这才回过神,这才看到老头儿担心的眼神儿,她说:咋?看啥?

庄老蔫儿小声:我看你好像磕坏了脑袋。

怪里怪气的。

赵桂花晓得他的意思,眼睛一瞪,说:你怕我傻了?

庄老蔫儿一听这大嗓门儿,瞬间安心,这么凶,肯定没事儿了。

他说:我晓得你好着的,你看你,可凶的。

他倒是又问:你咋舍得买早饭了?

可别说大儿媳梁美芬惊讶,作为枕边人,庄老蔫儿也惊讶着呢。

赵桂花:孩子都结婚了,咱也了了一桩心事,该是稍微让日子松利点。一顿早点吃不穷。

庄老蔫儿一想也是,点了点头:那倒也是,这老小儿媳妇儿进门,家里更宽裕了……

既然提起这个话题,赵桂花绷紧了下颚,开了口:老蔫儿,我想分家。

赵桂花大清早撞了头,一大家子都是匆匆起来。这不,散伙儿之后都回房了。

寒冬腊月的,屋里也冷冰冰的,早间家里的炉子灭了。庄志希进了屋就蹲下来捅咕炉子,叮嘱说:屋里也不暖和,你多穿点。

庄志希就是赵桂花和庄老蔫儿的三儿子。

刚才他们小夫妻听到动静儿赶紧披着衣服出门,穿的属实不多。话说完了,没人应,他抬头一看,小媳妇儿还在发呆,他咳嗽一声,叫:明美?

这个时候明美像是突然惊醒一样,她水汪汪的大眼睛看向了庄志希,呆呆问:你叫我?

庄志希挑眉:怎么魂不守舍的。

明美无辜的眨眨眼,说:没有呀。

庄志希深深看了明美一眼,笑了下,低头又捅咕了几下炉子,添了点煤球儿,转身准备出门,走到门口,想到什么似的回头看了她一眼,不过到底没说什么出了门。

明美看着庄志希出门,舒了一口气,抠起了手指,一点也没将这个刚结婚的男人放在心上,反而满脑子都是刚才磕到脑袋昏过去的婆婆。

旁人不知道她婆婆赵桂花怎么了,但是她知道啊!

明美什么都知道,她打小儿就有这个毛病了。

她会做梦。

别人家做梦就是做梦,但是明美做梦可不是,她打小儿就能梦到别人的人生之书。并一定全乎,但是跟她有重要牵扯的人,她就能梦到。正是因此,新婚夜累的腰发酸,腿发软,她也没睡个好觉,做了一宿光怪陆离的梦,一大早就惊醒了。

这一宿,她梦到了她婆婆。

据说,她婆婆是从五十年后回来的,她见识过时代的变迁,感受过社会的发展。重生一场,她要站在时代的风口,努力奋斗,势要带领全家,走向辉煌。

明美咋舌,她婆婆还是百岁老人呢,真、真厉害!

她低头抠着手指抠的更厉害,格外的震惊,毕竟,重生这种事儿真的很难理解,很让人震惊。要不然,她也不至于恍惚到现在。

明美已经很有做梦的经验了,但是没有面对重生党的经验呀。

以后,咋办?

庄志希去而复返,就看到小媳妇儿耷拉脑袋像是一只可怜的小猫猫,低头还在抠手指,他来到她身边,看她给手指盖都要抠秃了,伸手握住她的手。

明美:呀。

她的脸蛋儿一下子红了,别看两个人结了婚,也洞房花烛了。但其实,两个人真正相处的时间并不长,他们见面第三次就定下了结婚。所以说啊,这小夫妻两个,委实没有什么感情基础的。

不过现在大家都这样,还有见了一面儿就定下来的呢,要是谈得时间长了才叫耍流氓。

庄志希握着明美的手坐在了她的身边,开了口:我家人虽然不是什么和善人,但是也不算难相处的。如果你哪里觉得委屈,就跟我说,我给你出头。

明美立刻抬头,瞬间反应过来他误会了自己发呆的缘故,不过这话总是好听的,她笑弯了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脆生生的问:真的?

庄志希失笑,点头:当然是真的。

他握着媳妇儿的手,说:我温了热水,你出来刷牙洗脸吧。

别看两个人都有点互相不了解,但是都深入交流过了,总归还是亲昵的。庄志希把棉袄递给自家媳妇儿,说:走,洗漱完了,我给你介绍介绍咱们院儿里的情况。

明美抿着嘴儿点头,应了好。

既然要住在这个院儿里,那邻里邻居总归还是要了解一下的,毕竟往后相处的日子还长着呢。

小夫妻两个一起出来洗漱,这个时间可不早了,基本上该上班的上班,该上学的上学,水槽子也没什么人了,小夫妻两个并排刷牙,就看到大嫂梁美芬拎着早点匆匆回来。

梁美芬瞅一眼水槽子边儿放着的烧水壶,不自然的笑了笑。

他们这样的四合院儿比不得楼房,那水管子厕所都是各家是各家的,他们这边的自来水管道是通在院子里,还没有分户。前后院儿各一个,各家用水都是来院子里打水,院子中间的水槽子也是刷牙洗脸,洗头洗衣的公用。

每个月的水费,那也是各家按照人头平摊的,所以大早上的这边向来就不少人,大家都是速战速决,像是这样还要拎着烧水壶过来兑一兑的,可没有呢。

冬天也没有的,烧水的煤球儿不要钱吗?

梁美芬进了门,笑着说:这小夫妻感情可真好,一大早洗脸还用热水呢。

潜台词儿:可真够浪费的。

虽然三弟妹刚进门,但是一点也不妨碍她这个长嫂在婆婆面前上点眼药儿,再说她最近是大大的得罪了婆婆,如果能让婆婆稍微把心思放在别处,对她来说也是很好的。

梁美芬想的可挺好,不过说完了一看,压根儿没人接茬儿,公公婆婆压根儿没在外间,就连她男人都不在,倒是他家两个孩子听到了她的声音,颠颠儿的跑出来,叫:妈妈,妈妈,吃炸果子!

她的话没人理,这两个孩子一叫唤,公婆倒是都出来了,赵桂花飒利的叫人:老三,老三媳妇儿,吃饭!

赵桂花的大嗓门,院子里都听得见,小夫妻赶紧进门,明美搓着手,说:真冷啊。

她娘家住楼房,还真是不怎么适应这种四合院儿的生活,大早上的就得在外面洗漱,怪冷的。不过嫁都嫁了,明美也不多说什么不好的讨嫌。

热门言情小说:《我的婆婆是重生的[七零]》作者:香酥栗,年代文,北京四合院,群像爽文

明美是在外面洗漱冻得搓手手,家里两个小孩儿则是馋的搓手手了。

俩小豆丁儿一年几乎都吃不到一次,哦不,别说一年,一共也没吃几次这样的早饭,激动的都眼红了,不断的吞咽口水。

奶,吃饭吗?

奶,好香啊。

赵桂花:一个个都愣着干什么?一人一碗豆腐脑,一个茶叶蛋,炸果子也是一样。吃吧,孩子吃不了就给老头子。

这样的早饭,都不用分的,直接上手就行。

两个小孩儿一听自己也算人,高兴的使劲儿呜呜叫,跟小狗子似的。

赵桂花不管那些个,把自己这一份儿端过来,先是喝了一口豆腐脑,满足的嗯哼了一声,这年头的东西就是醇,随即开始磕茶叶蛋。各人是个人的份儿,明美也立刻开动。

不管是啥样的人家,这早饭都算是顶顶好了。

她娘家条件好,吃的时候还算是绷得住,几个小孩儿就不成了,大口狼吞虎咽的。惹得赵桂花斥道:没人跟你们抢,慢点吃,要是噎着了以后甭想我再买!

这话一出,小孩儿赶紧慢下来,但是真是忍不住啊,慢也慢不到哪里去。

赵桂花晓得,这是肚子里没有油水儿。

赵桂花自己也是一样,她也没觉得自己馋了,但是一闻到这炸果子的香味儿都扛不住,还是亏得啊。不过到底是有见识,又是成年人,赵桂花倒是不像孩子那样。

这个时候一家子没人讲话,大家都盯着早饭呢。

明美也是一样,她喝着豆腐脑,眼神儿扫过这一家子。

为首的自然不是旁人,正是她的公婆。她的公公庄浩仁今年不到五十,是前进机械厂五级铆工,工资五十五块五,是高工资人群。而因为庄浩仁这个名字念起来实在是不怎么中听,据说不管是机械厂的工友还是邻居,都是习惯叫他的外号:庄老蔫儿。

要不说,只有起错的名字,没有叫错的外号儿。

她这个公公,为人又老实又面又蔫,据说家里不管啥事儿都是她婆婆出头。

她婆婆就比较生龙活虎一些了,她婆婆叫赵桂花,虽然没有工作,但是操持家里一把罩,在邻里间也是一个颇为泼辣的老娘们,据说,不怎么好惹,从不吃亏。

当初两家相看,因为她婆婆赵桂花这个性子,她妈还犹豫了一阵儿,不过最终还是答应了。

庄家三个孩子,在座的就是大哥庄志远,还有一个外嫁的老二庄志心,她男人庄志希是老三。

庄志远跟她大哥明成是高中同学,毕业后又一起进了火车站做乘务员,所以俩人算是关系还不错的朋友,也是因为这个,她跟庄志希才相了亲。

庄志远已经结婚好几年了,他媳妇儿就是大嫂梁美芬,明美偷看了大嫂一眼,深深觉得这也是个能算计的人物了。梁美芬本来是有工作的,她是在纱厂做女工的,跟庄志远是双职工家庭。要知道双职工家庭那可是很体面很好过的。但是,在一个月前,就在她跟庄志希筹备婚礼的时候,这个大嫂闷不做声的平地扔了一个大雷。

她没跟婆家任何人说,偷偷把她的工作,让给娘家的弟弟了。

这件事儿在庄家炸了大锅,也十分影响庄志希和明美的婚事,要不是都订好了日子,明美她家都想悔婚了。他们家就觉得女儿这个大嫂能干出这事儿就不是省油的灯。

毕竟啊,如果不分家,女儿夫妻两个是双职工,这个大嫂一家四口就一个工人,摆明了想占便宜。

明美妈看的真真儿的,十分不乐意。

最后还是赵桂花再三保证不会让小两口吃亏,明美妈才勉勉强强答应了。当然,也不完全是因为赵桂花的许诺。主要是,明美的婚期都定了,悔婚总是对名声不好。

再一个,明美确实着急结婚。

他们这边勉强算了,听说庄家因为这事儿干了好几场架,但是木已成舟,现在梁美芬也在家做了家庭主妇。

庄志远和梁美芬有两个孩子,一男娃儿一女娃儿,六岁的哥哥虎头,大名儿庄阳。该说不说,他家人起名字就很离谱。这名字总觉得哪里怪怪的。

小女娃儿四岁,大名儿庄雪,小名儿小燕子。

这是老大一家子,老二庄志心自由恋爱,拼着父母不同意强行嫁给了一个当兵的,随军去了。据说一年才能回来一次。她家有一对儿双胞胎男娃儿。

至于她男人庄志希,和他爸庄老蔫儿一样,也在前进机械厂,不过并不是技术工种,在厂卫生所负责拿药和收费,工资二十八块五。

明美虽然刚嫁过来,但是她有一个包打听的老娘,所以这家子的底儿,明美什么都知道呢。

她大眼睛瞅瞅这个,看看那个,点头哧溜儿哧溜儿的喝着豆腐脑,最后视线又落在婆婆身上,重生五十年啊……这种大腿,不管咋地先讨好吧。

明美谄媚的一笑,冲着赵桂花就张口:妈,吃完饭,咱们一起遛弯儿吧。

庄志希正吃的开心,听到这话,迷茫的抬头,咋?

媳妇儿,你为什么不约我?

明美笑容明媚,两只麻花辫儿一晃一晃的,看起来很讨喜。

她脆生生的开口:妈,咱俩一起遛遛弯儿,您也给我介绍介绍咱院里的人。志希哥平时要上班,肯定没有您知道的多。您指点指点我呀。

赵桂花惊讶的抬头看向了明美,不过倒是很快的答应下来,说:行。

他们四合院儿可不少人都不是省油的灯,也确实得跟小儿媳妇说一说,免得吃了亏。毕竟这可不是五十多年后,各家都是各扫门前雪,谁管别人家咋样。现在可不是这么回事儿。

现在邻里邻居的关系可是很紧密的,他们这种大院儿家长里短又是不少,人情往来也多,该是说一说留个心眼儿的。

她十分自信的说:这事儿你问我就对了,没有人比我更懂。

明美忙不迭的点头:我就知道您不是一般人。

赵桂花翘起了嘴角,摆手谦虚:一般一般,我也就是比别人懂的多一点,了解的深一点,看的长远一点。

这能不长远吗?

她是重生的,活了一百多岁,生生都给这些老伙计熬死了,谁家是个什么情况,谁将来是个什么发展,那是门清儿的。要说长远,没人比她更懂!

明美很赞同的点头,她说:妈,那我就靠您指点了。您真是好厉害呀。

赵桂花微笑:行,包在我身上。

这婆媳两个的对话看呆了一家子,梁美芬万万没想到,这刚进门儿的弟媳妇儿是个马屁精,瞅瞅她说的那个话,分明就是拍马屁。而且是赤-裸-裸的拍马屁,真是气人!

她咬咬唇,想说点啥,但是又觉得像是弟妹这样的话,实在是让人张不开口。

她使劲儿酝酿,还没憋出来恭维话儿,就听婆婆开口了。

赵桂花:老头子、老大,你们今天下班都早点回来,今晚咱们家开一个家庭会议。

庄老蔫儿点头,说:晓得。

他刚才在屋里就跟老太婆碰过了,晓得这次会议的主要内容。倒是庄志远不太清楚,不过就算不清楚,他也大概能猜到什么的。他没有意见的点头:我知道了。

倒是梁美芬脸色一下子就变了,脸瞬间刷白刷白的。

她嗫嚅嘴角想说什么,但是又不敢开口,甚至连婆婆的脸色都不敢看一下。只能求助的看着自己男人,只是庄志远只顾着上班,压根儿没看她,他们今早耽误了一下,出门已经很迟了。

庄志远吃完起身:我得赶紧走了。

庄老蔫儿也点头,他比儿子距离近,但是也不能耽误了,父子俩都急匆匆的出门。

梁美芬努力想要平复,想要让自己看起来自然一点,但是却觉得人发冷、心里发苦。如今她也只盼着,婆婆这个家庭会议,说的是不分家。

她不想分家,一点一点也不想分家。

也许,婆婆开会是要说不分家的,她男人是长子,公婆往后可是要靠他们家养老的,也许真的不会分家,不会的。这么自我安慰着,梁美芬总算是勉强让自己平复下来。

梁美芬的表现,赵桂花是看在眼里的,她跟梁美芬做了快六十年的婆媳,还能不清楚梁美芬是什么人?赵桂花嗤的一声,嘲讽满满,梁美芬刚恢复一点自然的脸色瞬间又刷白了。

赵桂花也不管梁美芬脸色白不白的,说:你收拾一下饭桌,我领老三媳妇儿转转。

梁美芬赶紧应了:好,我来收拾。

虽然不知道婆婆冷笑什么,但是梁美芬心里没底儿啊,只盼着婆婆看到她的好。可是,赵桂花已经不看她了,说:走吧。

明美火速的站了起来,自来熟儿的挽住了赵桂花的胳膊,赵桂花低头看看她的手,嘴角抽了抽。明美可不把自己当外人的,说:妈,我是您儿媳妇儿就是您闺女,我什么也不懂,您可得多教教我。

赵桂花正要说话,另一只手臂被挽住了,是小儿子庄志希。

庄志希新婚燕尔,不想跟小媳妇儿分开,但是他又不能去挽媳妇儿,大庭广众可不像样。不过挽着老娘可没什么,他说:我跟你们一起。

赵桂花也是打年轻的时候过来的,晓得这刚结婚的人时时刻刻都想在一起的心情,说:行吧,你们跟我一起走……

梁美芬:!!!

她好气!

瞅瞅那个话,还什么就当做自己闺女,咋这能胡咧咧呢。

这两个怎么都这么马屁精,婆婆被哄去了怎么办!

她低头再看自家两个崽,小声嘀咕:吃吃吃,就知道吃,小小的孩儿跟大人一个食量。

她寻思孩子吃不完还能给她男人再吃点,这两个倒霉崽子吃个没完。

虎头和小燕子可不管妈妈说什么,抱着饭碗不撒手。

虎头:能吃完!

这么好吃,他能吃完!

小燕子跟着点头,奶声奶气:能吃完!

梁美芬心里憋屈,吸气呼气,眼看他们也还没吃完,不管他们了,立刻挪到门口,扒着门缝儿往外看……

赵桂花领着小夫妻出门,天气冷得很,大家也不在院儿里待着,再加上还有小半月就过年,院里的老娘们也每天出门去供销社还有副食品商店蹲点等各种年货物资,所以院子里空荡荡的。

他们出来的不算早了,上班的,采买的都出门了,各家都挂着锁呢。

赵桂花看着自己阔别已久的院子,竟然觉得一草一木都格外的熟悉。

赵桂花:咱们这个大院儿是个前后两进的院子,咱们这边是前院儿,一共四户人家,正房四间房是苏大娘一家,是个寡妇,她其实不姓苏。叫苏大娘都是冲着她男人的名头,院儿里也习惯了叫她苏大娘。她男人走的时候家里三个孩子都小,她一个人拉扯大的,平日里轻声细语,温柔软弱,见人三分笑,关心体贴人不在话下。不过你要是相信她,那就等着吃亏吧。

明美立刻郑重点头,总结:是个笑里藏刀的。

赵桂花微笑,觉得这小儿媳总结的很到位。

庄志希嘴角抽了抽:……

他还真不知道他妈对苏大娘是这个评价。

赵桂花继续:苏大娘有两个女儿和一个儿子,两个女儿早八百年就嫁出去了,不过你也能见着,这俩隔三差五回来送东西的。恨不能把婆家掏空了补贴娘家。她家儿子十年前结婚,不过前几年也因公没了,留下个儿媳妇儿和三个孙子。因为爷俩儿都是在厂里没的,所以他们家才能拿到这正房的四间房。她儿媳妇儿叫王香秀,是个小寡妇。王香秀肚子可争气的很,一连生了三个男娃儿,九岁的苏金来七岁的苏银来还有五岁的铜来。男人走了,她就接了班,也在前进机械厂上班。她可没她婆婆那个心眼儿,不过也不是什么好相与的货色,瞅着是个飒利的北京大妞儿,其实跟她婆婆学的很能来事儿。院里老爷们对她多少都有点意思。

明美:哦哦哦,不好惹。

赵桂花点头:确实不好惹。

庄志希嘴角又抽了抽:…………

这正房四间是苏家的,侧面就是他们家了,也是四间房,其实说是四间房,其实就是三间半,有一间是拐弯儿的小厢房,说是四间,不准确,但是也没有半间的说法儿。

所以还算是四间房了,这跟正房的四间没得比。

跟他们庄家住对门的,是两家,这边没有小厢房,是正八经的四间房,左手边的两间是一家三口。

赵桂花:这是咱们院儿里最富裕的人家,老周家,一家三口住着,老太太是周李氏,她也是个寡妇,刻薄的要命,明明有钱,但是占便宜没够儿,为人刻薄恶毒,恨人有笑人无。他家儿子叫周群,今年三十一了,还没孩子。不晓得是夫妻俩谁的毛病,周群可不简单,在厂里是七级电工,一个月工资九十二。他媳妇儿姜芦是厂妇联的,一个月工资也有三十七。不过因为三十来岁没给老周家生个孩子,很不得周李氏待见。周李氏整天在家骂儿媳,你不用多管闲事儿。

明美做了一个闭嘴的手势。

赵桂花满意的点头,不得不说,重来一次,小儿媳儿上道儿了不少。

不过说到这里,她自己也笑了出来,几十年过去了,她对这个时候的记忆还是很深刻的啊。

不过也是了,十几二十年后,各家什么收入可不会往外说,但是这个时候什么岗位、几级工都是清清楚楚的,工资明明白白,那是大家伙儿没人不知道的。只要知道工种等级,那工资是张口就来。她不太记得旁人了,但是对他们大院儿首富记得倒是清楚。

她小声嘀咕:我这记性还挺好。

又补充说:他家闹矛盾,不用沾边儿,你管了姜芦也不会感谢你的,少不得还要埋怨你。

明美更慎重点头。

庄志希:………………

他妈自己以前还不是为姜芦出头?

赵桂花:右边这两间,住了父子俩,两个光棍儿。他们家姓白,白老头是厂里烧锅炉的,是个老鳏夫。儿子白奋斗今年也是三十一,也没找媳妇儿,这父子两个,老的相中了老寡妇苏大娘,儿子相中了苏大娘的儿媳妇儿小寡妇王香秀。白奋斗是厂保卫科的。爷俩儿挣得都不少,但是瞅着也没啥存款……

明美秒懂:给人花了。眼神儿撇一下苏大娘家。

赵桂花更加满意的点头,果然小儿媳一点就透。

庄志希:…………………………

这也多亏了天冷没人在院子里,他们才能挨家挨户的逐一点评,这要是坐在屋里点评,感觉还少了几分仪式感呢。

赵桂花说:咱们常接触的就是前院儿这几家了。走,我领你再去后院儿转一转,后院儿住了五家,正间儿住了李厨子一家,李大山和媳妇儿李王氏就一个闺女李芳,他们家招了一个上门女婿,是李大山的徒弟,叫杨立新。李芳家俩儿子,这不上门女婿吗?儿子不姓杨,一个叫李军军一个叫李伟伟。李大山工资倒是不算顶顶高,但是厨子么,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他家不缺嘴。他家人算是好相处的,李大山的媳妇儿李王氏,也就是王大娘,她是负责咱们院儿的,每个月收个水费清洁费,还有一些街道的通知,都是她来传达。院儿里有个什么事儿也是她来组织一下大家开会表决。她还是咱们这一片儿的媒婆,是个能耐人。

明美总结:管事儿的。

赵桂花笑着点了点头,接着把剩下的四家也都介绍了一下,各家大体是个什么情况,她可是都跟儿媳妇儿说的清楚。他们住在一个院儿,少不得要来往。

明美听得十分认真,恨不能找一个小本儿做笔记。

这个时候庄志希也终于小声的感慨:我的老娘哎,万万想不到,您是个万事通啊。

赵桂花哼了一声,挑眉说:我什么不知道?想瞒过我这双火眼金睛,没可能!

庄志希发出灵魂拷问:那您咋不提醒我们啊?

赵桂花眼睛一瞪,说:你也没问我啊,再说,都是一个院儿的,你自己不会观察?住了这些年了你还不清楚院里各家是什么情况,那不是个二傻子?

庄志希:……

明美掩面笑,马屁拍的哒哒哒。

妈,您得允许别人不如您呀,您看,也不是人人都像您一样有火眼金睛,很多人,就是不行的呀。

庄志希:……

他媳妇儿,还真是有点东西。

赵桂花倒是没飘,不过翘起的嘴角显示没人不爱听好话,她说:走,我领你去巷子里转一转,杏花里这边儿的四合院,都是机械厂的职工,外人住不进来,都是机械厂分过来的……

明美:既是邻居又是工友。

赵桂花点头,说:不过咱跟旁的院子接触不多,就自己院儿熟悉了就行。

明美温顺的说:我晓得啦。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