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淮八艳 (明末清初秦淮河畔八位名伎)
秦淮八艳指的是明末清初江南地区南京秦淮河畔的八位才艺名伎,十里秦淮是南京繁华所在,一水相隔河两岸,分别是南方地区会试的总考场江南贡院(即今中国科举博物馆),另一畔则是南部教坊名伎聚集之地著名的有旧院、珠市。
最先见于余怀的《板桥杂记》分别写了顾横波、董小宛、卞玉京、李香君、寇白门、马湘兰六人。后人又加入柳如是、陈圆圆而称为秦淮八艳。
秦淮八艳指的是明末清初南京秦淮河上的八个南曲名伎,故又称金陵八艳。
明朝遗老余澹心在《板桥杂记》中记载为:柳如是、顾横波、马湘兰、陈圆圆、寇白门、卞玉京、李香君、董小宛。台湾郑经生在《董小宛之谜》一文中则将马湘兰换成郑妥娘。王德恒、陈予一合著的《顺治与鄂妃》一书变动较大,它加上了李十娘、龚之路、黄艳秋三人,去掉了马湘兰、寇白门、卞玉京。
《板桥杂记》的作者余澹心与秦淮八艳是同时代人,又久居金陵,为秦淮河上的常客,看来所言不谬。此外清末叶衍兰刻的《秦淮八艳图咏》、现存于董小宛与冒辟疆故居如皋水绘园中的金陵八艳说明,以及刘培林、张德义合著的长篇小说《秦淮名伎董小宛》中所列秦淮八艳之名,也与《板桥杂记》相同。(周高潮)
明朝江浙 秦淮八艳(柳如是、顾横波、马湘兰、陈圆圆、寇白门、卞玉京、李香君、董小宛)顾横波咏醉杨妃菊清代:顾横波
一枝篱下晚含香,不肯随时作淡妆。自是太真酣宴罢,半偏云髻学轻狂。
舞衣初著紫罗裳,别擅风流作艳妆。长夜傲霜悬槛畔,恍疑沈醉倚三郎。
海月楼坐雨清代:顾横波
香生帘幕雨丝霏,黄叶为邻暮卷衣。粉院藤萝秋响合,朱栏杨柳月痕稀。
寒花晚瘦人相似,石磴凉深雁不飞。自爱中林成小隐,松风一榻闭高扉。
董小宛小重山令·题彭城君摹董小宛病榻听秋图清代:夏孙桐
秋士从来易感秋。美人迟暮日,亦相侔。萧条天壤任悠悠。
谁分别,古恨与今愁。
烟墨故缣留。影梅庵畔语,漫寻搜。卅年桑海在心头。
春灯黯,残梦五湖舟。
过秦淮十二首 其七 董小宛近现代:裴涛
情人传记可堪疑,刻骨相思说已迟。
终未从归终未去,影梅庵里一行诗。
宣清 读影梅庵忆语赋《忆语》,冒辟疆为如君董小宛作也。清代:王士禄
往事销凝久,把残编重读,香魂如迸。映红栏、弱柳怜人,伴文奁、寒梅成媵。
随氏清娱,羊家净婉,那堪相并。看月坐,拥书眠,雅称夫君情性。
如意珠沉,断肠花发,人去春风病。叹馆闭双成,绮窗深靓,紫碧腴空剩。
钏里流霞,是他年、洪都私证。
观董小宛剧近现代:黄假我
权遏心潮侍眼波,由来名士总情多。倡条冶叶秦淮梦,豪竹哀丝楚馆歌。
一代兴亡评未已,三生恩怨意如何。年年柳色楼依旧,艳月愁春下碧莎。
题董小宛孤山感逝图清代:郑孝胥
园岂埋香地,梅为感逝花。
有人忆花影,无语自横斜。
卞玉京金陵女校书谢玉独居秋影楼洗妆谢客余与张香严秀才访之煮茗清谭殊有高致王脩微卞玉京一流人也临别留赠清代:孙原湘
美人从古怕妆残,邀宠争妍到此难。要卜倾心谁妾爱,独将真色与人看。
轻身祇恐奔归月,清气偏宜坐近兰。我有无穷天壤恨,为卿鸳牒也心寒。
题卞玉京小象二首 其二近现代:杨寿杓
绝代销魂祭酒词,画中人想妙年时。
青灯古佛抽身早,不比邢娘晚入缁。
过秦淮十二首 其十 卞玉京近现代:裴涛
南柯一梦海生尘,独向黄絁寄此身。瘦尽春风灯影里,祗陀庵内看花人。
题卞玉京小象二首 其一近现代:杨寿杓
南都金粉殉王孙,云散风流感白门。
莫访祇陀庵畔路,紫兰香径为招魂。
玉京谣 袁寒云得卞玉京牙印,广征题词,填此寄之魏晋:高燮
亦是沧桑艳,梦影南朝,钤出朱文细。一捻红牙,恍睹倾城佳丽。
问旧事、风月秦淮,证古佛、庄严妙契。难重理。桃花扇底,梅村诗里。
些儿怀袖香温腻。把芳名,镇粉奁玉几。三百年来,浮沉流落何地。
认当是、纤手曾亲,到此日、寸痕谁记。偏遇得,佳士袁丝能喜。
祝英台近 九秋望日访卞玉京墓,同人分咏得影字,墓在慧山祁陀寺锦树林清代:杨抡
碧云窝,黄叶径。古寺一声磬。秋满空山,愁绪暗相引。
可堪蔓草凄迷,香魂何处,添多少、雨昏花暝。
万千恨,只恨地老天荒,惊鸿杳无影。玉已成烟,春梦几曾醒。
试看半壁斜阳,霜林似锦,怕凤子、归来难认。
将之日本别海棠三首 其一近现代:郁达夫
绿章连夜奏通明,欲向东皇硬乞情。海国秋寒卿忆我,棠阴春浅我怜卿。
最难客座吴伟业,重遇南朝卞玉京。后会茫茫何日再,中原扰乱未休兵。
锡山闲咏四首 其四清代:王季珠
筑室山坡卞玉京,借山埋玉不求名。蓺香尼院修何业,要把清泉涤绮情。
李香君李香君小像 其二清代:陆学钦
丰姿寒玉自棱棱,阮老田郎唤不应。
笑杀孟津王学士,乌丝细楷写春镫。
高阳台 重回秦淮访李香君故居近现代:李映斌
雨后重楼,秋边古渡,青衫画舫平潮。流水垂杨,多情还似前朝。
芳魂欲问归何处,纵追寻,此恨难消。剩低吟,纨扇桃花,夜曲红绡。
凭栏漫触兴亡事,怅千秋难再,一梦堪遥。故土犹存,莺弦遗韵谁调。
流年涤尽书生气,看西风,吹彻江皋。更由他,槛外香车,踏遍红桥。
水龙吟 为无怠题叶南雪李香君小像近现代:朱庸斋
南朝艳迹无多,閒愁应满淮水。楼台烟雨,笙歌金粉,几更人世。
香骨愁花,倩妆却月,芳盟空委。算如今犹剩,娇桃万点,都化作、当时泪。
一曲琵琶未已,引兵尘、蓦然惊起。旧家桃叶,多时梦绝,征衫千里。
宝马重来,故阶应有,玉钗潜坠。向碧城望断,前欢后约,倩行云寄。
虞美人 题李香君小像近现代:文廷式
南朝一段伤心事,楚怨思公子。幽兰泣露悄无言,不似桃根桃叶、镇相怜。
若为留得花枝在,莫问沧桑改。鸳鸯鸂鷘一双双,欲采芙蓉、憔悴隔秋江。
李香君小像 其一清代:陆学钦
一腔恨血喷桃花,点染生绡妙笔夸。为问元规尘十丈,携将此扇可能遮。
虞美人 题李香君小像近现代:谭献
东风冷向花枝笑。转眼花枝老。澹烟依旧送南朝。留得美人颜色念奴娇。
天涯一样文章贱。公子时相见。酒杯倾与隔江山。山下无多杨柳不堪攀。
影真画题咏八首 其八 李香君近现代:胡雪抱
云华拢髻使工愁,一曲琵琶送客舟。珍重此身甘玉碎,坠楼不死亦千秋。
过秦淮十二首 其九 李香君近现代:裴涛
无情人亦有悲欢,南渡传奇忍泪看。
扇底桃花春几许,隔江檀板唱偏安。
访商丘侯朝宗李香君故居近现代:张力夫
别感侯门似海深,馀晖楼角转庭阴。往来客吊桃花扇,天地谁医壮悔心。
风抚芸窗萦乱絮,尘封几案锁瑶琴。古城今夜思沽酒,醉与何人放浪吟。
好事近 李香君小影,为南雅赋清代:戴延介
风月媚香楼,流水板桥春远。金粉南朝销尽,认桃花人面。
艳情悽断白牙箫,旧曲更谁按。记取扇头香坠,把芳名偷唤。
寇白门减兰·寇白门小象近现代:潘飞声
情波半剪。柳下词笺花下扇。明月金尊。谁识当年寇白门。
明珠无价。却笑蘼芜轻一嫁。漫诉南朝。零落秦淮旧板桥。
影真画题咏八首 其六 寇白门近现代:胡雪抱
红粉飘零有侠肠,侯门金缕泣秋娘。
老钱诗句藏心事,莫便温柔认是乡。
过秦淮十二首 其三 寇白门近现代:裴涛
男儿无国我无家,漂泊春风到水涯。
天薄情时人亦薄,六朝烟月未宜车。
马湘兰马湘兰挽歌词明代:王稚登
水流花谢断人肠,一葬金钗土尽香。
到底因缘终未绝,他生还许嫁王昌。
菩萨蛮 其一 题清微道人仿马湘兰画兰卷子近现代:郭则沄
镫唇飐雨秋魂醒。画窗瘦了婵娟影。将泪寄清湘。盈盈罢佛妆。
绸缪红押尾。莫误青溪字。一叶一花扶。瑶田蝶到无。
蝶恋花·韵香模马湘兰卷为夏闰枝题清代:吴昌绶
比月同娇香有韵。两代春人,一样芳华影。依旧明蝉妆薄鬓。
不如孔雀情缘证。
秀石崇兰纷掩映。福慧双题,红叠绸缪印。儿女悲余笳鼓竞。
吟笺恨少孙文靖。
新雁过妆楼 马湘兰册清代:曾廉
小苑新寒。多情绪、如何搅绕无端。薄罗衫短,不合晚倚疏阑。
秋月春花干甚事,最怜老去马湘兰。可长叹。昔年玉手,云鬓风鬟。
谁知萧萧院落,又古槐断柳,鹤梦阑珊。琉璃砚匣,依旧研墨调丹。
写出风姿雨态,出尘处、居然登屈坛。休回首、已芙蓉城掩,换了仙班。
天香·和艺风先生马湘兰熏炉拓本清代:吴昌绶
蕤枕传香,莲灯锁梦,温黁消瘦如许。金鉔浓熏,双烟一气,荡软绮怀无据。
小怜凫藻,似曾伴、题裙俊侣。谁与春犀管领,夜阑悄闻柔语。
南都坠欢记取。有妆楼、故物能谱。熨透星星,散入相思血缕。
捣麝飞尘未灭,祗流落、人间换宵炷。惆怅余芬,重衾隔雨。
为陆彤士比部题马湘兰画紫竹观音像二首清代:夏孙桐
风花历劫不消磨,识尽情天付黛螺。莫是蒲团真了彻,故殊倚竹话牵萝。
题马湘兰白描观音 太仓睦彤士藏唐代:张鸿
忏悔风花劫,庄严水月禅。杨枝谁解脱,飞絮自缠绵。
独抱南朝恨,休嗤北里编。当年供养地,孔雀已寒烟。
天香 为吴湖帆题马湘兰薛素素画兰合卷近现代:黄公渚
缃蕊啼烟,璚蕤亸露,残春自写芳思。侠骨红妆,坠欢金弹,中有南都铅泪。
蔫红小印,还未褪冰奁脂水。怊怅幽香空谷,依稀个人憔悴。
可能倩魂唤起,阅风霜、托根无地。澹墨未忺,妆束断肠身世。
珠字黄庭婉娈,更枨触、听鹂旧风致。漫惜余芳,骚愁满纸。
马湘兰挽歌词明代:王稚登
石榴裙子是新裁,叠在空箱恐作灰。
带上琵琶弦不系,长干寺里施僧来。
马湘兰挽歌词明代:王稚登
佛灯禅榻与军持,七载空房只自知。
试向金笼鹦鹉问,不曾私畜卖珠儿。
兰汤浴罢净香熏,冉冉芳魂化彩云。
遗蜕一坯松下土,只须成塔不须坟。
柳如是金明池·咏寒柳明代:柳如是
有怅寒潮,无情残照,正是萧萧南浦。更吹起,霜条孤影,还记得,旧时飞絮。况晚来,烟浪斜阳,见行客,特地瘦腰如舞。总一种凄凉,十分憔悴,尚有燕台佳句。
春日酿成秋日雨。念畴昔风流,暗伤如许。纵饶有,绕堤画舸,冷落尽,水云犹故。忆从前,一点东风,几隔着重帘,眉儿愁苦。待约个梅魂,黄昏月淡,与伊深怜低语。
陈圆圆过秦淮十二首 其五 陈圆圆近现代:裴涛
桃花一树照秦淮,逐水逐人皆可哀。如画江山看弈子,绿萝裙下尽尘埃。
题陈圆圆比邱尼象清代:顾印愚
吴宫春尽啼鹃紫,消渴滇池一杯水。地老天荒色不空,采莲人悟莲华旨。
变海成田金作坞,鳌翻龙醢麒麟脯。倾国倾城一笑间,枉诩西施照千古。
遗世独立图春风,昆明劫灰馀断红。千金铸与十四字,一代诗史吴娄东。
木兰花慢 题陈圆圆道妆小像近现代:郭则沄
早商山梦断,认鸾影,是耶非。倩粉镜传愁,黄絁忏恨,换却宫衣。
凄迷。翠芜旧苑,问山名、鹦鹉几人知。画里云鬟罢整,乍疑蜡炬迎归。
仙扉。燕老又花飞。深坐泪双垂。纵繁华阅尽,沧桑家国,总怨蛾眉。
芳期。暗怜逝水,甚香莲、还弄并头枝。料得归魂夜半,横塘烟月依依。
木兰花慢·题陈圆圆入道小像近现代:章钰
是寒簧下谪,呼小字,悟残生。叹万里苎村,十年槐国,大梦全醒。
明明。旧时镜子,褪红花、自哂画难成。回首䳨仪拥仗,皈心鸡足传灯。
鸿冥。情网透层,屑休道,阿环曾。信蛾眉绝代,蘼芜儒服,与斗娉婷。
潜形。太阴何处,展遗缣、恍遇洛川灵。故事卿家记否,妙常先噪香名。
杨翠喜近现代:僧果玲
离憾天宫杨白花,孽海渡头段芝草。不知飘荡几经年,罡风振落生烦恼。
残芝半段何足贵,竟赚一颗黑龙宝。杨花能断几人肠,竟使王孙位不保。
咄咄兰台皂玉狮,未免多事伸牙爪。双雕翼折飞且鸣,惊起鸳鸯酣睡好。
毕竟残芝无气力,一经蹴蹋欲枯槁。毕竟杨花似雪花,倏忽消灭形迹渺。
形迹虽渺魔力高,眼见玉狮宫门倒。天津城南哈尔宾,杨花旧日软红尘。
落向席茵等落溷,竟与王孙作替身。忽伎忽妃忽婢子,使人莫测花之因。
我思陈圆圆,兴替系一人。我思赛金花,和局订一颦。
此花毋乃花之鬼,胡为见首不见尾。杨花杨花方妙年,开幕一出已可怜。
倾城倾国岂其然,来日方长其勉旃。吁嗟乎,杨翠喜,漫回离憾天,看焜东亚史。
倘见王孙收覆水,掩赛追陈将在子。
遣兴明代:宋濂
鹑衣皆恶颜,章绂无丑容。容颜未尝异,人心自不同。
西邻起高楼,妖冶衒春秾。玳筵陈圆方,朝暮杂歌钟。
东家席为门,著书述轩农。岂能望膏粱,糠覈亦不充。
一门轩盖集,一门蟊罔空。是非千载定,奚恤达与穷。
目录:生平经历柳如是陈圆圆李香君董小宛顾眉生卞玉京寇白门马湘兰生平经历柳如是柳如是是活动于明清易代之际的著名歌伎才女,她个性坚强,正直聪慧,魄力奇伟,声名不亚于李香君、卞玉京和顾眉生。柳如是名隐,字如是,小字蘼芜,本名杨爱,因读辛弃疾词: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故自号如是;后又称河东君、蘼芜君。
她是嘉兴人,生于明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幼即聪慧好学,但由于家贫,从小就被掠卖到吴江为婢,妙龄时坠入章台,易名柳隐,在乱世风尘中往来于江浙金陵之间。由于她美艳绝代,才气过人,遂成秦淮名姬。她留下了不少值得传颂的轶事佳话和颇有文采的诗稿《湖上草》《戊寅草》《尺牍》。
柳如是曾与南明复社领袖张缚、陈子龙友好,与陈情投意合,但陈在抗清起义中不幸战败而死。柳氏择婿要求很高,许多名士求婚她都看不中,有的只停留在友谊阶段。最后于崇祯十四年她20余岁时,嫁给了年过半百的东林领袖、文名颇著的大官僚钱谦益。钱氏娶柳后,为她在虞山盖了壮观华丽的绛云楼和红豆馆,金屋藏娇。柳氏后生有一女。有红学者认为,曹雪芹设计的绛云轩是来自柳氏的绛云楼。
当崇祯帝自缢,清军占领北京后,南京建成了弘光小朝廷,史称南明。柳如是支持钱谦益当了南明的礼部尚书。不久清军南下,当兵临城下时,柳氏劝钱与其一起投水殉国,钱沉思无语,最后走下水池试了一下水,说:水太冷,不能下。柳氏奋身欲沉池水中,却给钱氏硬托住了。于是钱便腼颜迎降了。钱降清去北京,柳氏留在南京不去。钱做了清朝的礼部侍郎兼翰林学士,由于受柳氏影响,半年后便称病辞归。后来又因案件株连,吃了两次官司。柳如是在病中代他贿赂营救出狱,并鼓励他与尚在抵抗的郑成功、张煌言、瞿式耜、魏耕等联系。柳氏并尽全力资助,慰劳抗清义军,这些都表现出她强烈的爱国民族气节。钱谦益降清,本应为后世所诟病,但赖有柳如是的义行,而冲淡了人们对他的反感。
郁达夫在《娱霞杂载》中录有柳如是的《春日我闻室》一诗。就文学和艺术才华,她可以称为秦淮八艳之首。著名学者陈寅恪读过她的诗词后,亦有瞠目结舌之感,对柳如是的清词丽句十分敬佩。清人认为她的尺牍艳过六朝,情深班蔡。柳氏还精通音律,舞姿曼妙,书画也负名气,她的画娴熟简约,清丽有致;书法深得后人赞赏,称其为铁腕怀银钩,曾将妙踪收。
1664年钱氏去世后,乡里族人聚众欲夺其房产,柳氏为了保护钱家产业,竟用缕帛结项自尽。恶棍们虽被吓走,一代才女却这样结束了一生。柳氏死后葬于虞山佛水山庄。
柳如是是一个很有才华的女诗人,传世之作有《戊寅草》《柳如是诗》《尺续》等。柳如是的主要诗作:金明池·咏寒柳有怅寒潮,无情残照,正是萧萧南浦。更吹起,霜条孤影,还记得,旧时飞絮。况晚来,烟浪斜阳,见行客,特地瘦腰如舞。总一种凄凉,十分憔悴,尚有燕台佳句。
春日酿成秋日雨。念畴昔风流,暗伤如许。纵饶有,绕堤画舸,冷落尽,水云犹故。忆从前,一点东风,几隔着重帘,眉儿愁苦。待约个梅魂,黄昏月淡,与伊深 怜低语。
江城子·忆梦梦中本是伤心路。芙蓉泪,樱桃语。满帘花片,都受人心误。遮莫今宵风雨话,要他来,来得么。
安排无限销魂事。砑红笺,青绫被。留他无计,去便随他去。算来还有许多时,人近也,愁回处。
南乡子·落花拂断垂垂雨,伤心荡尽春风语。况是樱桃薇院也,堪悲。又有个人儿似你。
莫道无归处,点点香魂清梦里。做杀多情留不得,飞去。愿他少识相思路。
杨白花杨花飞去泪沾臆,杨花飞来意还息。
可怜杨柳花,忍思入南家。
杨花去时心不难,南家结子何时还?
杨白花还恨,飞去入闺闼,
但恨杨花初拾时,不抱杨花凤巢里。
却爱含情多结子,愿得有力知春风。
杨花朝去暮复离
梦江南·怀人其一
人去也,人去凤城西。细雨湿将红袖意,新芜深与翠眉低,蝴蝶最迷离。
其二
人去也,人去鹭鹚洲。菡萏结为翡翠恨,柳丝飞上钿筝愁。罗幕早惊秋。
其三
人去也,人去画楼中。不是尾涎人散漫,何须红粉玉玲珑。端有夜来风。
其四
人去也,人去小池台。道是情多还不是,若为恨少却教情。一望损莓苔。
其五
人去也,人去绿窗纱。赢得病愁输燕子,禁怜模样隔天涯。好处暗相遮。
其六
人去也,人去玉笙寒。凤子啄残红豆小,雉媒骄拥亵香看。杏子是春衫。
其七
人去也,人去碧梧阴。未信赚人肠断曲,却疑误我字同心。幽怨不须寻。
其八
人去也,人去小棠梨。强起落花还瑟瑟,别时红泪有些些。门外柳相依。
其九
人去也,人去梦偏多。忆昔见时多不语,而今偷悔更生疏。梦里自欢娱。
其十
人去也,人去夜偏长。宝带乍温青骢意,罗衣轻试玉光凉。薇帐一条香。
杨花轻风淡丽绣帘垂,婀娜帘开花亦随。
春草先笼红芍药,雕栏多分白棠梨。
黄鹂梦化原无晓,杜宇声消不上枝。杨柳杨花皆可恨,相思无奈雨丝丝。
杨柳·其一不见长条见短枝,止缘幽恨减芳时。
年来几度丝千尺,引得丝长易别离。
杨柳·其二玉阶鸾镜总春吹,绣影旎迷香影迟。
忆得临风大垂手,销魂原是管相思。
声声令 咏风筝杨花还梦,春光谁主?晴空觅个颠狂处。尤云殢雨,有时候,贴天飞,只恐怕,捉它不住。
丝长风细,画楼前、艳阳里。天涯亦有影双双,总是缠绵,难得去。浑牵系。时时愁对迷离树。
春日我闻室作呈牧翁裁红晕碧泪漫漫,南国春来正薄寒;此去柳花如梦里,向来烟月是愁端。
画堂消息何人晓,翠帐容颜独自看;珍贵君家兰桂室,东风取次一凭栏。
她与与复社、几社、东林党人相交往,常着儒服男装,与诸文人纵谈时势,诗歌唱和。明崇祯十四年(1641年),东林领袖、常熟钱谦益与柳如是结秦晋之好。两人同居绛云楼,读书论诗相对甚欢。钱戏称柳如是柳儒士。
陈圆圆陈圆圆本为昆山歌妓,曾寓居过秦淮,由于她色艺超群,更与重大历史事件相系,所以清人便将她列入了秦淮八艳之中。陈圆圆原姓邢,名沅,字圆圆,又字畹芳,幼从养母陈氏,故改姓陈。她殊色秀容,花明雪艳,能歌善舞,色艺冠时。
崇祯末年,李自成的农民起义军威震朝廷,崇祯帝日夜不安。外戚嘉定伯周奎欲给帝寻求绝色美女,以舒解皇帝的忧虑之心,遂遣田妃的哥哥田畹下江南觅艳。田畹寻得陈圆圆后,被其姿色醉迷,遂私下占为己有。不久李自成的队伍逼近京师,崇祯帝急召吴三桂镇山海关。田畹对农民起义军整日忧心惶惶,便设盛筵为吴三桂饯行,圆圆率歌队进厅堂表演。吴三桂见圆圆后,神驰心荡,高兴得搂着圆圆陪酒。酒过三巡警报突起,田畹恐惶地上前对吴曰:寇至,将若何?吴三桂说:能以圆圆见赠,吾首先保护君家无恙。未等田畹回答,吴三桂即带圆圆拜辞。吴三桂在其督理御营的父亲劝说下,将圆圆留在京城府中,以防同行招惹是非让皇帝知道。
李自成打进北京后,吴三桂的父亲投降了起义军,陈圆圆被李之部下所掠。当吴三桂答应投降李自成时,闻圆圆已被李之部将所占,冲冠大怒,高叫大丈夫不能自保其室何生为?遂投降了清军与农民军开战。这就是吴梅村在《圆圆曲》中所曰:恸哭六军俱缟素,冲冠一怒为红颜。
李自成战败后,将吴之父及家中38口全部杀死,然后弃京出走。吴三桂抱着杀父夺妻之仇,昼夜追杀农民军到山西。此时吴的部将在京城搜寻到陈圆圆,飞骑传送,自引吴三桂带着陈圆圆由秦入蜀,然后独占云南。吴氏进爵云南王后,欲将圆圆立为正妃,圆圆托故辞退,吴三桂别娶。不想所娶正妃悍妒,对吴的爱姬多加陷害冤杀,圆圆遂独居别院。圆圆失宠后对吴渐渐离心,吴曾阴谋杀她,圆圆得悉后,遂乞削发为尼,从此在五华山华国寺长斋绣佛。
后来吴三桂在云南宣布独立,康熙帝出兵云南,1681年冬昆明城破,吴三桂死后,陈圆圆亦自沉于寺外莲花池,死后葬于池侧。直至清末,寺中还藏有陈圆圆小影二帧,池畔留有石刻诗。
李香君又名李香,南京人,为秣陵教坊名妓,秦淮八艳之一。在明末那个非常堕落的年代,大部分的朝廷大臣麻木得已感觉不到他们所面对的局势,正日益变得内忧外患。而南京秦淮河畔,那一座座香浓衣翠的绣楼里,却生活着一群对明朝的前途甚感忧心的红尘女子。
位于钞库街中段的媚香楼,就是这些绣楼中的一座。它的主人歌妓李香君,是一个家喻户晓式的人物。其实,在当时的秦淮八艳中,李香君的名气并没有柳如是或陈圆圆那么大。今天漫步秦淮旧巷,这是唯一一座能找到的绣楼。这是一座两层高的绣楼,楼梯狭窄,行走的脚步声,透过楼板清晰地向上传去。崇祯十二年的秋天,年仅21岁,但已名闻四方的复社四公子之一侯方域,刚从河南商丘来到南京,便抛开即将开始的乡试,直接走上了这架暗红色的楼梯。那一年,李香君正当十六岁花季妙龄,温柔纤小,才陪玳瑁之筵,宛转娇羞,未入芙蓉之帐。她坐在绣帘挂落的花格窗前,遥望着秦淮河,她在等待她梦中的爱情。当侯方域蓦然出现在她的面前时,她一定感觉到了她所期待的姻缘已经来临。这本应是一段才子佳人式的风花雪月,只是可惜选错了时代背景。随着满清铁蹄的入关,明朝大厦快速地坍塌。朱氏亲王仓皇南渡,在一片乌烟瘴气中,在南京匆匆地成立了南明政权。
复社的死对头阮大铖,抓住了这个机会,从金陵的深巷中走了出来。他投靠南明佞臣马士英,出现在政治舞台的前台。阮大铖本是一个被清流阶层所唾弃的人物,但他还是想改头换面。于是,他企图用金钱收买侯方域,来达到他个人的政治目的。这一伎俩,很快就被才识过人的李香君识破。她坚决拒绝了阮大铖的金钱诱惑,并要求侯方域立即与之断绝关系,划清界限。恼羞成怒的阮大铖,用卑鄙的手段进行报复。侯方域无奈,挥泪离开了南京,这段短暂的爱情也仓促地画上了一个伤感的句号。
不管侯方域后来的表现如何,应该说,李香君在自己的爱情生活中,是无可非议的。事后,她还是在这座绣楼上,对友人深深地感叹道:田公岂异于阮公乎?吾向之赞侯公子者谓何?今乃利其金而赴之,是妾卖公子矣!对爱情的追求如此坚贞,且是发生在一个秦淮歌妓的身上,实属难得。
清顺治三年(公元1646年),南京失陷,南明成了一团历史中的泡影。对于李香君来说,她所生存的外部环境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她所追求的爱情最终也因侯方域的北返而破灭。这个在书本上被标榜为有报国之志的名士,曾经的官宦子弟侯方域,在政治气节上,并没有坚守多久,他于顺治八年被迫参加了由清朝组织的科举考试,结果又一次以失败而告终。在爱情生活上,他也没有像《桃花扇》中所写,在栖霞山与李香君重逢。再翻读侯方域的人生历程,他应该是一个悲剧性的人物。
顺治十二年(1655年)的暮春,满树的桃花已经凋谢,落红遍地。李香君悄悄地合上了那把题有侯方域诗句的扇子,凄切地收拾好行装,与过去诀别。她独自来到栖霞山下,在一座寂静的道观里,出家为道士。史书言,李香君后不知所终。
据考证,李香君后与侯生相遇,死于打鸡园。
侯方域在痛苦与内疚中,为李香君立碑撰联。墓前树碑,碑上撰联:
卿含恨而死 夫惭愧终生董小宛董小宛是明末有名的秦淮八艳之一,董小宛,名白,一字青莲,别号青莲女史,她的名与字均因仰慕李白而起。她聪明灵秀,神姿艳发,窈窕婵娟,为秦淮旧院女子中的一流人物。她的姿色曾引起一群名公巨卿、豪绅商贾的明争暗斗。但这个流落风尘的女子鄙视权贵,巧与周旋,勇于斗争。而明末四才子之一冒辟疆富于才气、风流倜傥,董小宛对之一见倾心。冒辟疆容貌俊美,风度潇洒,人称美少年,是复社中一位才子。
小宛入冒氏之门后,与冒家上下相处得非常和谐。马恭人(辟疆母)和苏元芳(辟疆妻)特别喜欢小宛,而小宛也很恭敬顺从,服侍她们比婢女还要用心。闲暇时,小宛与辟疆常坐在画苑书房中,泼墨挥毫,赏花品茗,评论山水,鉴别金石。小宛初进冒家,仿钟繇帖,学曹娥碑,每天写几千字,既不错字,也不漏字。
小宛还曾代替辟疆给亲戚朋友书写小楷扇面。从前在苏州的时候,小宛曾经学过一段时间绘画,能够画小丛寒树,笔墨楚楚动人。她15岁时画的《彩蝶图》现收藏在无锡市博物馆,上有小宛题词,并有二方图章印记,还有近人评价很高的题诗。小宛的画传世绝少,该图是一幅难得见到的佳作。到如皋后,她保持着对绘画的特殊爱好,时时展玩新得长卷小轴或家中旧藏。
小宛最令人折服的,是把琐碎的日常生活过得浪漫美丽,饶有情致。小宛天性淡泊,不嗜好肥美甘甜的食物。用一小壶茶煮米饭,再佐以一两碟水菜香豉,就是她的一餐。辟疆饭量喜欢吃甜食、海味和腊制熏制的食品。小宛深知辟疆的口味,她为辟疆制作的美食鲜洁可口,花样繁多。如酿饴为露,酒后用白瓷杯盛出几十种花露,不要说用口品尝,单那五色浮动,奇香四溢,就足以消渴解酲。在喝茶方面,小宛和辟疆有共同的嗜好。他们常常是一人一壶,在花前月下默默相对,细细品尝茶的色香性情。
小宛经常研究食谱,看到哪里有奇异的风味,就去访求它的制作方法,用自己的慧心巧手做出来。今天人们常吃的虎皮肉,即走油肉,就是董小宛的发明,因此,它还有一个鲜为人知的名字叫董肉,这个菜名虽然有些唐突美人,但和东坡肉倒是相映成趣。另外,小宛还善于制作糖点,她在秦淮时曾用芝麻、炒面、饴糖、松子、桃仁和麻油作为原料制成酥糖,切成长五分、宽三分、厚一分的方块,这种酥糖外黄内酥,甜而不腻,人们称为董糖,古代十大名厨,恐不为过。
月色如水,最为小宛所倾心。夏夜纳凉,小宛喜欢背诵唐人咏月及流萤、纨扇诗。为领略月色之美,她常随着月亮的升沉移动几榻。半夜回到室内,她仍要推开窗户,让月光徘徊于枕簟之间。月亮西去,她又卷起帘栊,倚窗而望,恋恋不舍,还常常反复回环地念诵李贺的诗句月漉漉,波烟玉。我和你一年四季当中,都爱领略这皎洁月色,仙路禅关也就在静中打通。小宛就是这样在自然平实的日常生活中领略精微雅致的文化趣味,在卑微的生命中企慕超脱和清澄的诗意人生。
辟疆说自己一生的清福都在和小宛共同生活的九年中享尽。这清福也包括静坐香阁,细品名香。辟疆最欣赏横隔沉,这是一种内质坚致而纹理呈横向的沉香。小宛最珍爱东莞人视为绝品的女儿香,他们还蓄有不少蓬莱香。辟疆曾从江南觅得一种味如芳兰的生黄香,他拿了一两块给广东朋友黎遂球鉴赏,黎遂球叹为观止。小宛还用从内府获得的西洋香方子制作过百枚香丸。他们讲究品香时的情调。寒夜小室,玉帏四垂,点燃两三枝红烛,在几只宣德炉内燃沉香,静参鼻观,就好像进入了蕊珠众香深处。
顾眉生明末清初鼎鼎大名的秦淮八艳中,顾横波是地位最显赫的一位,她曾堂皇受诰封为一品夫人,柳如是陈圆圆亦有不及;同时,她也是最受争议的一位----据说先有一位与她私订终身的才子由于她的背盟殉情而死,后来她那仕于明朝晚节不保的丈夫龚鼎孳每谓人曰我愿欲死,奈小妾不肯何,俨然一个红颜祸水,不是害人性命就是毁人名节,与多数人印象中秦淮八艳的侠骨柔肠,深明大义迥然有异。著名史家孟森先生尝作《横波夫人考》一文,对龚顾之人品大大不以为然,认为夫妇二人皆是势利无耻之徒,利欲熏心之辈。曾被誉为礼贤爱士,侠内峻嶒的横波夫人,真就如此不堪吗?
顾横波,生于1619年,上元(今南京)人,本名顾媚,字眉生,又名顾眉,号横波,又号智珠、善才君,亦号梅生,人称横波夫人,婚后改名徐善持。据《板桥杂记》记载,顾横波庄妍靓雅,风度超群。鬓发如云,桃花满面;弓弯纤小,腰支轻亚,她通晓文史,工于诗画,所绘山水天然秀绝,尤其善画兰花,十七岁时所绘《兰花图》扇面今藏于故宫博物院中,十八岁与李香君、王月等人一同参加扬州名士郑元勋在南京结社的兰社,时人以其画风追步马守真(即出生较早的马湘兰,也是秦淮八艳之一,明代知名女画家,尤善画兰),而姿容胜之,推为南曲(泛指卖艺不卖身的江南名妓)第一。又精音律,常反串小生与董小宛合演《西楼记》《教子》。
顾横波居于眉楼,绮窗绣,牙签玉轴,堆列几案;瑶琴锦瑟,陈设左右,香烟缭绕,檐马丁当,时人戏称迷楼----有人谓迷楼系指顾横波风流迷人,访者无不神魂颠倒,实属望文生义。迷楼本系隋炀帝时建于扬州的别院,因该处曲折幽深,阁楼错落,轩帘掩映,互相连属,如仙人游, 故名迷楼。以迷楼戏称眉楼,始作俑者的余怀系江南才士,当时又正对横波一往情深,所言当为褒意,指眉楼建筑巧夺天工,布置匠心独具,观之仿同仙境。此誉一出,即不胫而走,广为延用。顾横波个性豪爽不羁,有男儿风,在秦淮八艳中与柳如是较像,时人尝以曰眉兄呼之,颇似柳如是之自称为弟。但较之柳,又多几分任性嫉俗。
相传当时的理学家黄道周(后抗清殉节于江西)尝以目中有妓,心中无妓自诩,东林诸生乃趁其酒醉时请横波去衣共榻,试试他是否真有柳下惠的本事。这个传闻未必尽实,却反映出时人眼中顾横波不以世俗礼教为意的作风。她的这种我行我素,毫不在乎世人眼光的作风,恐怕是她后来能与江左才子龚鼎孳缘定三生比翼齐飞的重要原因,然而她的备受争议在某种程度上也是这种个性招来的恶果。顾横波才貌双绝,有南曲第一之称,自然广受风流名士们的青睐,以致眉楼门庭若市,几乎宴无虚日,常得眉楼邀宴者谓眉楼客,俨然成为一种风雅的标志,而江南诸多文宴,亦每以顾眉生缺席为憾。
卞玉京卞玉京名赛,又名赛赛,因后来自号玉京道人,习称玉京。她出身于金陵秦淮官宦之家,卞玉京
姐妹二人,因父早亡,二人沦落为歌妓,卞赛诗琴书画无所不能,尤擅小楷,还通文史。她的绘画艺技娴熟,落笔如行云,一落笔尽十余纸喜画风枝袅娜,尤善画兰。18岁时游吴门,居虎丘,往来于秦淮与苏州之间,是明末清初的一位秦淮著名歌妓。卞赛一般见客不善酬对,但如遇佳人知音,则谈吐如云,令人倾倒。
卞赛曾与明末清初的著名诗人吴梅村有过一段姻缘。崇祯十四年春,吴梅村在南京水西门外的胜楚楼上饯送胞兄吴志衍赴任成都知府,在这里他遇见了前来为吴志衍送行的卞赛姐妹,看到卞赛那高贵脱俗而又含有几分忧郁的气质,不由想到江南盛传的两句诗:酒垆寻卞赛,花底出陈圆。席间吴又对卞赛的文才进行了探试,令吴不由倾倒,以后二人交往频繁,感情渐深。后来吴在长干里寓所得到卞的一书简,知道卞想嫁给他,心里很矛盾。因吴听到一消息,崇祯帝的宠妃田氏的哥哥田畹来金陵选妃,已看中陈圆圆与卞赛等。吴在权势赫赫的国舅前胆怯了,只在卞赛的寓所吹了几首曲子便凄然离去。
二年后,卞赛嫁给了一诸侯,因不得意,遂将侍女柔柔进奉之,自己乞身下发,在苏州出家当了女道士,依附于70余岁的名医郑保御,郑筑别宫资之。卞赛长斋绣佛,持课诵戒律甚严,为报郑氏之恩,用三年时间为郑氏刺舌血书《法华经》。
此时吴梅村当了清朝的官,心情颓伤。顺治七年的一天,卞赛在钱谦益家里看到了吴的《琴河感旧》四首诗,方知吴对她的思念。数月后二人在太仓终于相见,卞赛为吴氏操琴,吴感怀不已,写了《听女道士卞玉京弹琴歌》赠之,诗中道出了卞在这十年中的情景,点出了清军下江南、玉京弦索冷无声,一派凄凉状况。卞赛后来隐居无锡惠山,十余年后病逝,葬于惠山柢陀庵锦树林。
吴梅村为什么如此不解风情,历来众说纷纭,有的说是田国舅为了巴结崇祯,下江南搜罗美人……
吴梅村,让卞玉京等了一生都未等到那句承诺的话,失望肯定是有的,也未必就沉入了离别的痛苦深渊。
寇白门寇白门又名寇湄,南京人,是明末清初的秦淮八艳之一,其寇家是著名的世娼之家,她是寇家历代名妓中佼佼者,余怀称她风姿绰约,容貌冶艳。今日秦淮总相值,是钱谦益对寇白门的才与貌的赞誉。寇白门的一生,充满了许多传奇色彩。《板桥杂记》曰:白门娟娟静美;跌寇白门
宕风流,能度曲,善画兰,相知拈韵,能吟诗,然滑易不能竟学。正由于白门为人单纯不圆滑,而决定了她在婚恋上的悲剧。
崇祯十五年暮春,声势显赫的功臣保国公朱国弼,在差役的护拥下来到了钞库街寇家,几次交往后,白门对他留下了良好印象,斯文有礼,温柔亲切,所以在朱氏提出婚娶时便一口同意。是年秋夜,17岁的寇白门浓妆重彩地登上了花轿。明代金陵的乐籍女子,脱籍从良或婚娶都必须在夜间进行,这是当时的风俗。朱国弼为了显示威风和隆重,特派5000名手执红灯的士兵从武定桥开始,沿途肃立到内桥朱府,盛况空前,成为明代南京最大的一次迎亲场面。
朱国弼实际上是一个圆滑狡黠的官僚,他迎娶寇白门是一时的需要,数月后他那儇薄寡情便渐暴露,遂将寇氏丢一边,依旧走马于章台柳巷之间。1645年清军南下。朱国弼投降了清朝,不久入京师,又被清廷软禁。朱氏欲将连寇白门在内的歌姬婢女一起卖掉,白门对朱云:若卖妾所得不过数百金……若使妾南归,一月之间当得万金以报公。朱思忖后遂答允,寇白门短衣匹马带着婢女斗儿归返金陵。寇氏在旧院姊妹帮助下筹集了20000两银子将朱国弼赎释。这时朱氏想重圆好梦,但被寇氏拒绝,她说:当年你用银子赎我脱籍,如今我也用银子将你赎回当可了结。
寇氏归金陵后,人称之女侠,她筑园亭,结宾客,日与文人骚客相往还,酒酣耳热,或歌或哭,亦自叹美人之迟幕,嗟红豆之飘零。后又从扬州某孝廉,不得意复还金陵,最后流落乐籍病死。当时文坛祭酒的东林领袖钱谦益作《寇白门》诗追悼曰:寇家姊妹总芳菲,十八年来花信迷,今日秦淮恐相值,防他红泪一沾衣。丛残红粉念君恩,女侠谁知寇白门?黄土盖棺心未死,香丸一缕是芳魂。
马湘兰马湘兰(1548——1604)南京人,可以称为明代的女诗人、女画家。据《秦淮广记》载,她名守真,字湘兰,小字玄儿,又字月娇,因在家中排行第四,人称四娘。她秉性灵秀,能诗善画,尤擅画兰竹,故有湘兰著称。她相貌虽不出众,姿首如常人,但神情开涤,濯濯如春柳早莺,吐辞流盼,巧伺人意。
马氏在绘画上造诣很高,当年曹雪芹的祖父曹寅,曾接连三次为《马湘兰画兰长卷》题诗,共7句,记载在曹寅的《栋亭集》里。《历代画史汇传》中评价她的画技是兰仿子固,竹法仲姬,俱能袭其韵。在北京故宫的书画精品中也间杂着马氏的兰花册页,发着独异的光彩,她的绘画在国外一直被视为珍品。在文学上马氏亦颇具才华,曾撰有《湘兰子集》诗二卷和《三生传》剧本。马氏多才多艺,还通音律,擅歌舞,并能自编自导戏剧。在教坊中她所教的戏班,能演出西厢记全本,随其学技者,备得真传。
马氏生长于南京,自幼不幸沦落风尘,但她为人旷达,性望轻侠,常挥金以济少年。她的居处为秦淮胜处,慕名求访者甚多,与江南才子王稚登交谊甚笃,她给王稚登的书信收藏在《历代名媛书简》中。在王稚登70大寿时,马氏集资买船载歌妓数十人,前往苏州置酒祝寿,宴饮累月,歌舞达旦,归后一病不起,最后强撑沐浴以礼佛端坐而逝,年57岁。马氏死后葬在其宅第,今白鹭洲公园的碧峰寺附近。 在日本东京博物馆中,收藏着一幅中国明代的墨兰图,此画并非出自名家大师之手,而是明神宗时期的秦淮名妓马湘兰所作,却被日本人视为珍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