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得好,八分好剧易觅,三分烂剧难寻。
但是在2020年的年末,影视圈却接连给观众送了两份大礼——
一个是《雷霆战将》,开播几集就被《人民日报》点名批评,引起全网吐槽,最后被迫下架。
另一个,是张一山版的《鹿鼎记》,因为过于夸张的表演和魔改的剧情与原著相差甚远,导致众多网友心中有一种经典被恶意践踏的愤怒,使得豆瓣评分持续走低。
可能他唯一的贡献,就是让B站网友又多了几个恶搞素材。
双雄频频占据热搜的十一月,却有一部漫改电视剧躲在角落倚靠自己的硬实力,打了一场漂亮的翻身战——
《棋魂》
为什么说是翻身仗?
因为电视剧《棋魂》在开播前,是几乎不被任何人看好的。
究其原因,是因为日系作品本土化成绩在观众眼里是有目共睹的——
除了烂还是烂,没有最低分,只有更低分。
例如由黄磊主演的《深夜食堂》,日本原版的豆瓣评分均为九分以上,但是本土化后却险些导致黄磊人设崩塌。
还有被称作日本最经典的恋爱作品之一的《求婚大作战》,国内改编之后更是口碑跌入谷底。
更有粉丝在微博祈求张艺兴,不要再去演戏,专心唱歌。
一、
日系作品的本土化改编为什么难度会如此之大?
在十四看来,有两个原因。
第一个,日系改编的原著大多自身就是经典,这导致了观众会自然而然的把新作与旧作进行权衡比较。
珠玉在前,瓦市难当。
拍好了,理所当然,拍差了,亵渎原作。
旧作越是经典,那么改编难度就会越大。
《棋魂》的原著漫画,是由日本集英社发售,销量高达一千四百多万,更是引发中日韩全民学棋的热潮。
不吹不黑的讲,《棋魂》在无数80、90后的心里甚至可以和《灌篮高手》《钢之炼金术师》等经典相提并论。
张一山的《鹿鼎记》好歹还有周星驰、陈小春、梁朝伟等多个成功改编作品可以借鉴,但是《棋魂》却是首次尝试真人化本土化。
这对于任何制作组来说,无疑都是一次珠穆朗玛式的艰难挑战——
但是,《棋魂》制作组勇敢的接受了。
第二个原因,是文化差异。
日本和中国虽然比起欧美诸国,在文化上有诸多相似,但毕竟是两个说着不同语言,有着不同体制的国家。
天然的文化鸿沟一定是不可避免的。
举个案列,日版《深夜食堂》的背景,是在繁华东京都的一条巷子里有一间深夜食堂。
电视剧通过食堂老板与各色打工人的相遇,讲述一个个人情世故,人间冷暖的治愈故事。
这个剧情,在日本是很合理的,因为日本白领经常下班以后不会回家,而是和一二好友相约作伴去喝酒畅谈吐槽上司。
但是你把一摸一样的餐厅搬到了中国上海大弄堂里,那就显得不伦不类。
且不说中国食堂为什么会是跟日本食堂一样是环绕型设计,单就上海社畜那高强度996的日常作息,他们又怎会有闲情雅致半夜去一家食堂喝酒探讨人生?
如若只是抄袭作业,东施效颦,那这种不伦不类本土化岂不就是把日本的故事放在中国再演一遍,那还有什么意义?
但是在这一点上,《棋魂》做的很好。
二、
《棋魂》能一路从开局的逆风7.2攀爬到顺风8.4,靠的无疑是创作团队和演员的耐心与用心。
创作团队从接手项目开始,花费足足两年多打磨剧本,并且特别聘请了世界围棋混双冠军作为顾问,从剧本写作阶段开始全程参与执导。
导演刘畅更是为了拍好这部剧,在拍摄前特地去学习如何下围棋。
这些准备工作,都表明创作团队足够重视这部高山仰止的经典原著。
△导演刘畅
前期的详尽准备,也让整部作品的本土化不再只是单纯的抄袭作业。
例如原著中佐为自杀化为鬼魂附身棋盘的桥段,导演把设定改成了佐为自杀前超新星爆炸导致穿越,完美避开了国产影剧不能成精的限制设定。
这也给众多从业者一个全新的参考视角——
既然不能成精,那我们可以成仙。
例如原著中小光在六年级12岁的时候遇见佐为,并相互对弈练习了三年。
在电视剧里,小光遇到佐为的年龄改为三年级9岁,正好对应97年香港回归。
还有剧情里经常不经意出现的奥迪双钻赛车,方绪创建围棋网,白川组建少年围棋队等等中国元素,使得这部日式作品产生了一丝丝中国气息。
原作本来是面向青少年的励志正剧。
围棋+励志的绝望设定,可以说是国产电视剧的两大雷池。
但是在改编里,小光增加了感情线,并且把原著中透明角色小光的母亲加大了描绘力度,顿时让主题升华,元素多样——
励志青春剧摇身一变,成了家庭伦理青春偶像剧。
创作团队用心打磨,使得原创剧情和主线的完美配合,再加上演员的用心演绎,最终成就了这部漫改作品的口碑逆袭之路。
三、
最后,十四想说说自己的想法。
《棋魂》这部作品,我在一开始接触的时候是不屑一顾的。
因为在我看来,这不过是一个小学生开了金手指最后成为行业大拿的龙傲天故事。
但是,就是这样曾经被我小看的作品,却在我的青春里成为和《灌篮高手》《钢炼》一样不可磨灭的回忆。
我到现在还记得佐为消失那一刻,自己在被窝里痛哭流涕的场景。
所以在刚开始知道这部经典要被国产改编的时候,我和许多原著粉一样,恨不得这个项目出现各种原因最后终止。
但好在,他没有。
很庆幸,没有如我所愿。
就像原著作者崛田由美亲笔信里说的那样,在看过改编后,我从不安变成了期待。
谢谢创作团队在今天流量的夹缝中,仍坚持初心,为我们带了这样一部漫改佳作。
热搜没有他不要紧——
我相信每一滴自来水的汇聚,终成大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