愉悦巅峰(快乐巅峰)

尼克船长 100

我是饭果果屋子,一个专注个人提升的90后女生,点击右上方【关注】,为您分享个人精进干货

今年的冬奥会,一如既往的精彩。尤其是各国运动员们,都有着非常出色的表现。

但要说令人印象深刻的运动员,非中国队莫属。

前有18岁天才少女谷爱凌勇夺中国奥运史上第一块女子滑雪金牌,后有00后天赋选手苏翊鸣一跳成名,一举拿下单板滑雪男子大跳台金牌!

如果不看他们的年纪,你大概猜不到他们是如此年轻。

18岁一般的年纪,当别的孩子还在享受校园美好的时候,他们就已经为国争光了。

看来真应了张爱玲的那句:出名要趁早

出名的背后,绝不是偶然。他们身上都有着普通人没有的特质。

一、了解自己的优势,知道自己想要什么

譬如,比别人较早地意识到自己的优势,很早就清楚自己的人生目标,并为之日复一日地坚持和努力,克服所有困难和障碍,最终水到渠成。

很巧,这些谷爱凌和苏翊鸣身上都有。

谷爱凌从小就对滑雪运动有着浓厚兴趣,母亲又是滑雪运动员,这无疑为她后来的成名之路开了一个好头。

因为喜欢自由式滑雪,这个又是个男子统治的项目,充满危险和复杂,谷爱凌很长一段时间忍受着不被看好,甚至被分到低分组的冷落和压力,只能三年日复一日的孤独地练习。

三年,说长不长,说短也不短,这段时间里,谷爱凌12个小时要完成比别人16个小时到18个小时完成更多的事,三个星期学会空翻两周转体1440度的超高难度动作……

她迎难而上,完成一个又一个的挑战和困难,最终以实力完成了从小透明到冬奥冠军爽文女主式的逆袭和转变。

有着相似经历的还有苏翊鸣。因为纯粹地喜欢演戏,所以他走上演艺道路。

同时,因为10岁就有着出色的滑雪能力,他被徐克导演看中,出演了《智取威虎山》等影视作品,并在六年前成为金像奖最佳新人提名。

后来,2015年北京申冬奥成功后,他又有了自己的另一个人生目标:成为一名职业运动员,参加2022年冬奥会。

他成功做到了!并取得出色的成绩!成为中国最年轻冬奥滑雪冠军!

可见,成功之路往往有迹可寻,优秀的人之所以比别人优秀,一定源于他清楚地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并愿意为之付出相应的努力。

二、把专业当爱好

如果走专业,我天天练,我觉得我会腻,再也不想听到滑雪这俩字。如果当业余爱好,我每天都想玩,就很开心

你可能永远想不到,别家的孩子还在玩泥巴的时候,8岁的苏翊鸣就已经有这种把专业当爱好的觉悟了。

诚然,他把滑雪当成一种兴趣,最终渐渐转变变成自己的实力和优势,并且从中得到精神的愉悦和满足。

三、天才也需要付出200%的努力

对于谷爱凌和苏翊鸣的成功,也许很多人会习惯将之归结于天赋。

不可否认,他们确实拥有很好的天赋。但成功之路哪可能顺风顺水,即使是天才,也需要付出200%的努力。优异成绩的背后,不过是你看不见的努力和汗水罢了。

谷爱凌表示,在想做作业的时候,自己会用200%的精力去做。在她看来,要想取得比赛场上 1% 的胜利,在赛外就必须进行99% 的训练及制定技巧策略。

苏翊鸣一周滑坏4个滑雪板,并说到,我一直在尽最大的努力去完成自己的目标、努力永远不会欺骗人。、我会尽力把自己做到最好。

寥寥几句,背后包含了多少为实现目标而付出的努力和汗水,可能只有他最清楚吧。

四、学会感恩

在比赛夺冠后,苏翊鸣在采访时眼眶湿润,表示金牌离不开所有人的支持,感谢大家的支持,感谢祖国!感谢教练!感谢父母!

这一刻,应该没人不爱这个谦逊知足、懂得感恩的17岁冠军男孩吧!

学会感恩,生活将充满爱和希望,你的内心也将豁达开朗。

五、时刻准备着

不难发现,从小时候开始,谷爱凌和苏翊鸣就开始积极训练,为未来的冠军之路做时刻做准备了。

谷爱凌7岁就决心加入专业队伍,从低水平到主力队,抓住一切时间进行训练,吃饭睡觉换衣服做作业都在车上。

苏翊鸣4岁学习滑雪,进入国家队后,马不停蹄地训练,参加比赛,空闲的时候,都还在看滑雪视频进行学习。

可见,优秀的执行者,一定是在时刻准备着。因为你不懂机会何时来临,所以只能时刻准备着,这样等到机会来的时候,你才不会因为能力不足或准备不足而错失良机,后悔莫及。

最后,以上就是我从谷爱凌和苏翊鸣身上学到的5种冠军特质。希望和大家共勉!

虽然不是人人都能成为谷爱凌和苏翊鸣那样的「天才」,但我们可以学习他们身上的冠军精神,活出自己的勇敢和态度,成为更好的自己。

往期精选

比内卷更严重的是内耗,告别内耗自救指南(建议收藏)

10个省钱好方法,逼自己用起来

聪明有远见的女人,舍得在7个方面投资自己

女生应坚持的36个微习惯,慢慢养成,越变越优秀

【作者介绍】

我是饭果果爱屋子,90后自由撰稿人。分享生活,分享美好,分享个人成长干货。希望通过头条写作实现花钱自由。

谢谢你来看我的文字,点击上方关注或者留下你的赞,让我们一起成长,变成更好的自己呀~

上一篇:

下一篇:

  推荐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