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 纲
上篇:自然之道与天之道
一、道家本体论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道体是存在的最高范畴,一即德。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道生德即无生有。可用〇指称道,寓意无上的绝对的存在。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道用具有周延性。用一指称有和德,德兼具广延性和周延性;用二指称阴和阳,它是由德用的周延性衍化而来。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阴动为其周延性的弱点,阳动为其周延性的动点;三定义为正反合,也称为道用的理性法则。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正在《道德经》中称为逝,反与之同名,合称之为远;四定义为实体,它兼具显性的四维时空广延性和周延性。正与合的分界点是六十四卦中的未既卦;合与反的分界点是既济卦,反与正的分界点是坤卦。
图1 道的符号表达
图2一的符号表达
图3 二的符号表达
图4 三的符号表达
图5 四的符号表达
图6 道用的周延性特征图1
图7 道用的周延性特征图2
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道有两种状态,即道体的自在性和道用的作用性。其中,道用为万物生生不息创造了自然条件。谷神即是道用,它具有周延性,道用生德,玄牝即德。德体为蓄势之器;德的周延性即是德用,德用的生发端即是天地产生的根源。德用的稳定生发为天地创生提供了稳定条件。道与德之间持续不断地相互作用,二者一起提供了适宜生命生生不息的综合条件。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实体之间具有相对性、差异性或对立性。有和无之间具有互相生成转化的因果性和交换性;简单和复杂具有相互促进性,即相辅相成性;长和短在广延度方面具有量化差异性;人与人之间认知水平之间具有高低错杂性;音乐和音色表现为局部与整体之间的组合性,以及前与后之间的顺序性。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孔德之容,惟道是从。实体之间具有统一性或同一性。人承袭于地,地承袭于天,天承袭于道,道是一切实体的产生根源。人的归宿是地,地的归宿是天,天的归宿是道,道具有绝对的自在性。实体由四损其一得三,三损其一得二,二损其一得一,一损其一得〇。道常无名,朴虽小,天下莫能臣。道的统一性法则具有普遍性和同一性,给人的感觉既朴素又低调,虽然感觉非常渺小,乃至藐视它,天下却不能使它顺服。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道用无形,以天下至柔之力作用于万物,即使天下最坚固的事物也不能置身于它的范围之外。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由道生发的万物的过程是一个增益异化过程。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遵循道归根的过程是一个减损同化过程。大道汜兮,其可左右。道用既能使实体同化,也能使实体异化。
图8 天道法则 有无相生示意图
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日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道体不具有时空的广延性,也不具有能量传播的波动性,同样也不具有实体的粒子性。物壮则老,是谓否道,否道早已道用具有时空的周延性,其阴动生德,其阳动生否道,否道使发展到极点的事物开启消亡的进程,它会助长事物的消亡。由道用所生的物质产生了时空的广延性。探究物质的广延性可获得道用作用于它的本质特性,探究物质的周延性可获得道用作用于它运动规律。道用就是形形色色的物质和作用于它们的各种法则。其上不皦?其下不昧,绳绳兮不可名,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法则的上面还有法则,法则的下面也有法则,即是说特定的法则之间存在统一性或差异性。从前往后看,它们象绳子一样前后串联直到人暂时无法进行辨别和认知;反过来看,先是能通过实体为媒介进行辨别和认知,逐渐收敛为脱离实体的一些抽象认知。往前永远无法看到它的起始点,往后也永远无法看到它的终点。
天道除了承袭道的上述特性外,它还具有如下性质:
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普遍性和时空稳定的存在性是天道的性质之一。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天道的客观性是其性质之二。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天道的公平性是其性质之三。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湛兮,似或存。天道法则可以被人所认知并能用于指导实践,这是其性质之四。功遂身退,天之道也。有归于无的归根性是天道法的性质之五。天之道,其犹张弓与。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天道的运转犹如射箭:在高处往下射箭需要向下抑制箭头的方向,而站在低处往高处射箭需要向上高举箭头的方向,与此类似,有余者容易遭到损失;不足者容易获得补偿。这是因为:天道运转的规律就是削弱强大而补偿弱小。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补偿性是天道法的性质之六。
天德除了承袭天道的上述特性外,它还具有如下性质:
天得一以清。天无以清,将恐裂。天德的性质之一是清,即是说它在有的条件下具有普遍性,和现象绝对性以及存在相对性。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天德的性质之二是精,即纯粹性。其精甚真。天德的性质之三是真,即可认知性。其中有信。天德的性质之四是信,即认知可证伪性。自今及古,其名不去,以阅众甫。天德的性质之五是长存,即稳定性。
二、道家认识论
道用具有统一性和差异性。理性认知具有普遍性和相对性。总体认知具有更新迭代性。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道主观上可以表述为普遍之理,而这种普遍认知在广延度方面不是恒常不变的;名称在主观上用来辨别事物,而事物之间的差异性也不是恒常不变的。在天地诞生之前,物质不存在任何差别(此时,道表达为清净自在);天地既成,在创生万物的过程中,万物之间的差异性就相应体现出来了。在清净收敛的精神状态下,人可以认知到事物之间统一的隐性法则,或者在事物处于相对静止的特殊状态下,人也可以认识到事物作为一个整体的隐性本质;另一方面,在思维活跃的精神状态下,人可以推理、概括出事物在当前条件下的特殊性质,或者通过观察事物在各种条件下的运动状态,人可以获得它的运动特征,继而概括出事物(或事物之间)外在的运动变化规律。通过这种对事物不断迭代认知的方法,就能不断拓展或更新我们对世界万物(包括人本身)的总体认知。
人的理性认知是一种客观实在,也是认知世界现象实体的先导条件。
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湛兮,似或存。道无形无象,它的作用是无穷无尽的,也是可以被认知的。道是万物的先导。使事物从运动状态静止下来,或将事物从错杂的状态剥离开来,从而形成条理化的认知,认知在与自然状态下实体进行校验,进一步纠正理想状态和自然状态下的认知偏差,进而获取可以指导实践的真知。
认识和实践具有相互促进的作用。
塞其兑,闭其门;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首先,试图使事物从激烈的运动状态静止下来,这个方法是为了关闭阻碍认知的通道;其次,即使事物处于静止状态,其锋芒仍然不满足观察条件,还需要消解其锋芒——满足观察条件后就可以进行深入研究了;再次,事物在研究状态下其特性是错综复杂的,需要进行条理化,继而形成知识;另一方面,知识毕竟是在理想状态下获得的,它和自然状态下的事物存在偏差,因此,需要将认知代入到事物的自然状态下进行校正,最终就能获取事物的本质特性,即所谓真知。以上就是人类认识事物的基本方法。
从现象探求真知具有普遍的一般性过程。
天下有始,以为天下母。既得其母,以知其子;既知其子,复守其母,没身不殆。塞其兑,闭其门,终身不勤。开其兑,济其事,终身不救。见小曰明,守柔曰强。用其光,复归其明,无遗身殃,是为袭常。天下的认知体系存在一个根本认识,它是建立认知体系的起始点,也是后续认知的产生根源。获取到了普遍的认知,就能以之为基础获取从属于它的相对具体的认知;通过对一类具体认知的深化和拓展,可以更新主导它们的普遍认知;天下的认知体系就是以这样不断迭代深化和拓展建立起来的。这一认识过程没有终结的时候,因此,人的认知应当终其一生都不要懈怠。万物承袭于道,因此物质也普遍具有体性和周延性。物质性质的认识方法是:使物质静止下来,停止发挥其作用,由此便满足了观察条件。再观察时,自始至终要确保其稳定性;物质周延性的认识方法是:使它运动起来,并促使其达到速度的极限,由此便满足了观察条件。再观察时,自始至终就不要再干扰它了。发现具体的规律就是知识,更新普遍的认知就是更强大完善的法则。将物质恢复到自然状态,使其发挥其正常的作用,然后用更新的认知来验证真伪,不要遗漏现象和认知的偏差,这其中隐藏着需要进一步认知的、更精微的、承袭于当前认知的规律。
矛盾具有量化边界,它决定事物的变化是否走向对立还是统一。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孰知其极?其无正也。正复为奇,善复为妖。人之迷,其日固久。危机里面隐藏着机会,而机会里面也隐藏着危机,谁能十分明确一个事物意味着是机会还是危机呢?如不明确,那是因为还没有认清其中蕴含机会和危机的量化边界。
经验材料和认知必须具备充要条件。
信不足焉,有不信焉。作为分析材料的信息量必须充足,否则得到的认知是不足为信的。
可以通过间接认知指导实践。
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贵,不可得而贱。故为天下贵。有的时候,虽然我们无法对事物进行认知以获得知识,但整个认知过程也可以获得间接认知,这同样能起到指导实践的作用。没有结果的间接认知可使人确定事物是有益的,可以放心得亲近接纳它,也可以确定事物是无益的,需要远离排斥它;没有结果的间接认知可使人确定事物是有利的,它可以运用于实践以获利,也可以明确它对实践是有害的;没有结果的间接认知也可使人完善其整体认知,因此被人所珍视,它也可使人明确与自己的价值判断相违背,继而鄙弃它。总之,探求真知是人类非常宝贵的能力。
演绎与归纳具有反向关系。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学习人类现存的认知成果需要不断演绎和积累,这是做加法;完善天道法则是对越来越多的零散知识进行萃取、总结、归纳、更新的过程,这是做减法。天道法则表现为更新后的人类主观的总体认知系统。大道任天下万物自由生长,从这个角度来看,大道是无为的;另一方面,大道又使天下万物按照统一的节律兴替,从这个角度来看,大道又是无不为的。
感性认知是一种审美判断,而理性认知是一种是非判断。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美与丑的界定属于人的主观审美判断;完善与缺憾的认知属于理性判断。信言不美,美言不信。知者不博,博者不知。理性的表述抽离了感性的审美,感性的审美即非理性。普遍的真知并非零散的认知,零散的认知并非普遍的真知。
综合感性审美判断上升为理性综合判断的过程。
第一步:感官对现象的浅层体验。(众人熙熙,若享于大牢,而春登台)
第二步:观察现象和原有认知进行比较的的深层经验。(我独泊兮,其未兆;沌沌兮,如婴儿之未孩)
第三步:观察现象、梳理经验阶段。(儽儽兮,若无所归。众人皆有余,而我独若遗。我愚人之心也哉)
第四步:经验整体上还是晦暗不明,细节之间的量化指标和界限难以划定,这是形成理性认知的难点所在。(俗人昭昭,我独昏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
第五步:开动理性思维。思维时而像波光粼粼的海面,此时处于疑惑不明的状态;时而又像飓风一样无法停止,此时思维处于明确突进的状态。只要认知找到了可以观察现象的源头,就需要继续顽强得找到它的产生根据。(澹兮其若海,飂兮若无止。众人皆有以,而我独顽且鄙)
第六步:归纳一系列的知识汇总而成的天道法则。(吾欲独异于人,而贵食母)
理性具有相对相对性和同一性。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始,生而弗有,为而弗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有和无之间具有互相生成转化的因果性和交换性;简单和复杂具有相互促进性,即相辅相成性;长和短在广延度方面具有量化差异性;人与人之间认知水平之间具有高低错杂性;音乐和音色表现为局部与整体之间的组合性,以及前与后之间的顺序性。了解事物之间的差异性是审美和理性认知的基础和常理。圣人当然会理解这些基本原理,不仅如此,他们还会在认知和实践的过程中将异化的事物归纳在一起,继而在实践中将它们同化或统一起来。我将这种立足于同化的实践方法定义为无为之法,将实践中完全消除矛盾的认知过程称之为无言之学。这二者需要把握的原则是:一般情况下,不要轻易地人为打断、重置天下万物自然运转的节奏,也不要试图去主导它们,即按照自己的主观意愿进行强行干预;特殊情况下,对事物采取了重置、干预的措施也会造成表面成功的结果,但就不要安于这种表面成功,而是要进一步消除认识和实践过程中的继发性矛盾。只有以这种方式进行不断迭代深化,才不至于造成无法弥补的重大损失。
理性诞生有其历史渊源,人类对客观事物的认知没有穷尽之时,个人的理性认知具有局限性。
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知止可以不殆,譬道之在天下,犹川谷之于江海。天地互相配合作用,在特定的条件下会降下均匀的雨露;人类同时也发现,这是并非人力所能支配的一种自然现象。于是人们开始疑惑:这些不依赖于人的主观意志的自然现象究竟是什么原因呢?于是人类开始对想要了解的事物进行命名定义,进一步度量它们,以确定它们的量化特征与极限边界。人类自从知道自然现象是可以被认知之后,从此就开启了人类理性认知的先河。人类同时也认识到对自然规律的认知是没有止尽的:如果说人类的总体认识达到了天下的层面,那么自然规律就是道这个层面;如果说个人的总体认知是小溪,那么人类的总体认知就是江海。
人的总体认知是一个不断迭代更新的过程。
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认知理解不畅就要概括全面;认知错误就要寻求真知;认知不足就要寻求完善;认知陈旧就要寻求更新;认知缺少就要寻求积累,疑惑太多就要优化认知。要不断探求真知,并把德真作为探求天道的根本准则。
大家好,我是辛法生。这段时间我想和大家一起分享我对《道德经》的理解。目前比较知名的《道德经》译本主要是王弼、河上公和现代各家的解读,我的译法与目前已知的所有译本有很大的区别,具体区别请有兴趣的读者自行参照辨别。
无法否认的是:《道德经》的原文行文过于简略,大量行文中缺少限定性的主格与宾格,可以肯定,《道德经》解读的分歧将永远存在下去,我的解读也只是一人之言,无兴趣者或不喜者请绕行。有兴趣的读者如发现其中的谬误,欢迎在评论区指正。
声明:本文由辛法生原创,于2023年7月5日首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