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 中国国家一级演员名单公布

尼克船长 64

自 传

著名表导演艺术家丁建英近照

我是丁建英,河南汤阴人,现任河南豫剧院副院长、二团团长,国家一级演员,主攻文武小生、老生行当,2007年转行做导演至今。我的艺术经历,要从三方面说起。

投身戏曲艺术表演专业

老实说,我并不是一个表演天才,而是通过后天的不懈努力,从被动变主动,从二线到一线,从青涩到成熟,从模仿到自己用心创造角色、塑造人物。

1966年5月16日,我出生于民族英雄岳飞的故乡——河南省汤阴县。从小喜欢画画,尤其是画的上山虎最为出色,长大后的梦想就是成为一名画家。1977年,县戏校招生,爱戏如痴的父母就带着一句也不会唱的我去报考。母亲临时教给我豫剧《刘海砍樵》中的四句戏,现学现卖,凭借一副好嗓子从几千名考生中脱颖而出。

在录取的60名同学中,出生于梨园世家的同学占了一半。面对着有基础的学生,我是既羡慕又有压力。年少不知愁,唯有一颗恒心与一股犟劲,催促我下大功夫刻苦学习,向优秀者看齐。

著名导演艺术家张怀堂先生说过,一个演员只有具备了较为深厚的武功基础,才能演好文戏,日后才可能成为一名杰出的表演艺术家。

1978年,我有幸进入了汤阴县豫剧团。我记得第一次上舞台演戏年仅12岁,演的是《对花枪》中给罗艺带马的一个马僮。虽然是穿兵,但是很激动也特别当回事。晚上的演出,下午就提前画好了妆等着上舞台。在漫长的等待中,总感觉哪儿化的不够好,为此又连化了两次。当带马跑圆场时,裤子掉了下来,一下子出了名。通过那次演出失误,给我提了一个醒,无论做什么,方方面面都得注意到。这一点,为我日后能够当好演员、做好导演、领导好剧团提供了反面经验。

初登舞台我演了不少戏,接了不少角。比如:《对花枪》中的史大奈、尤通、罗焕、罗成、罗松、罗艺,《破洪州》中的杨宗保、八贤王、寇准,《三哭殿》中的李世民,等等。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临时接演移植剧目《三喜图》中的小丑。戏报贴出,主演老师突然有病演不成了。当时的团长蒋洪友问谁能接演那个角色,我对老师说:老师,我会词,但没吊过弦。其实,我早已心中有数。一个下午的时间,就把戏拿了下来,晚上演出时效果挺好。蒋老师激动地说,这孩子武生演得最棒,没想到丑角也演得那么好,戏路挺宽,可塑性很强啊。通过多年的舞台摔打、多个行当的尝试、多个角色的塑造,为我的文武小生、文武老生艺术造诣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984年,不少同学都考入了安阳市戏校、濮阳市戏校、郑州市戏校等。我也给自己定了一个目标,要考河南省戏校。

1985年,很幸运的考入了河南省戏校上学。在校期间专业课都是前三名,同时我也深知文化对一个演员的重要性,所以从不缺席一节文化课,还给自己制定了学习计划。

在校时分别在《双美赞》中饰演了王志宽。《林冲夜奔》中的林冲《狱卒平冤》中的狱卒吴明,《情验》中的王魁等。

1988年,毕业后考入了省豫剧一团工作,我到的第六天就开始接演《大祭桩》中的李彦贵,《拷红》中的张君瑞。剧团又辗转到宝鸡演出,总共在陕西巡演了二十多天,场场爆满。

《苏武牧羊》中饰演李陵

1993年11月,我随团赴台湾进行豫剧文化交流演出。在五部大戏、一台折子戏中均有角色。尤其是在《铡美案》中饰演的义士韩琦,受到了台湾同胞的好评。1994年到1996,戏曲处于最低潮的时期,一团的日子也最不好过。同来的三个同学忍受不了干戏曲的贫困,纷纷离团,说实话我也有点动摇。曾在93年、94年,去到在影视圈,为成龙做武师(即:替身、下手)。加入了猛豹特技队后,天天习武,去上海拍摄了两个月,好不风光。当时一心想转行做影视。后来,心里还是割舍不下对戏曲的那份情结,不想离开从小就梦寐以求的戏曲舞台,于是毅然决定只能含泪忍痛舍弃了影视,回到了剧团安心演戏。

1999年,河南省举办青年戏剧演员大赛,我报的是《打金砖》。学的是京剧名家于魁智的演出路子,获得了表演一等奖。河南电视台《梨园春》曾在2000年开辟的推新人板块中一连安排过四期我的节目。2007年,中央电视台戏曲频道也连续给我做了几期节目。

《红菊》中饰演姚大兴

做一个有追求的导演

有一位北京的戏剧专家这样说过,最好的导演是演员出身的导演,熟悉戏曲舞台,深谙观众的心理,有丰富的表演经验,能给演员做示范,所以能排出来演员喜欢演、观众喜欢看。

2005年,当时还在河南省豫剧一团工作的期间,为唐派传人袁国营执导了移植剧目《五更惊雷》、《午夜训虎》,为青年演员薛娟执导了一部参赛剧目《深宫怨》。原来是自己演戏,自己琢磨。现在是为演员导戏,要全盘考虑,我常常与编剧讨论剧本,做大量的案头工作,用废寝忘食、呕心泣血来形容也是毫不夸张。

排演《苏武牧羊》

演员出身的导演富有实践经验,但是缺乏理论指导。为此,于2007年我考入中国戏曲学院导演系学习。人过中年,再去考学上学,要经历种种考验与磨难,没有一种精神、一种毅力,是难以飞越过这道坎的。那一年,我一边执导音乐剧《洪战辉》,一边复习文化课,忙的是焦头烂额,身心疲惫。当考上之后,才给家里说要到北京脱产学习两年;2009年又赴上海戏剧学院参加了第一届国际导演大师班。经过北京两年系统的导演理论的学习,又在上海聆听了西方的戏剧理论,让我大开了眼界,确实学了不少东西。

《血战金沙滩》饰演杨大郎

08年以来分别创排了《感恩汇报——小香玉经典折子戏专场》,《苏武牧羊》,三门峡豫剧团的《红高粱》,新疆建设兵团豫剧团的《天山人家》,《春满太行》和《蔡文姬》,方城团的《子夜惊梦》、新编廉政戏《九品巡检暴式昭》,《祝福祖国六十周年大型专场演出》、《海峡两岸仲秋晚会》、《梨园春色别样红》(赴北京政协礼堂演出)、《梨园春》特别节目(赴台湾交流演出)、广东省红线女粤剧团《南越宫词》、安徽宿州市梆子剧团《风涌大运河》等。

其中,2011年8月,我给三门峡市豫剧团导演的《红高粱》,获河南省第十二届戏剧大赛演出一等奖、文华导演奖;豫剧《苏武牧羊》分别获第二届中国豫剧节剧目一等奖、文华导演奖、中共河南省委宣传部第九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2012年9月,豫剧《苏武牧羊》荣获中宣部第十二届五个一工程奖。2013年,荣获国家文化部第十四届艺术节文华导演奖; 2013年10月,现代豫剧《天山人家》入选第十届中国艺术节,在名家云集的激烈角逐中,一举荣获文华导演奖,2014年9月,《蔡文姬》获河南省第十三届戏剧大赛河南文华导演奖等。

《孝庄太后》中饰演多尔衮

2010年,1月8日,是我今生最难忘的日子。这一天,我拜在我国著名导演艺术家谢平安先生的门下,跟着导师学习高深的导演艺术。谢老师是演员出身的大导演,懂舞台,有想法,意识超前,被誉为戏曲鬼才。他活到老学到来,喜欢结合演员的能力量身定做。他的思维敏捷活跃,舞台怎么调度,用什么样的音乐气氛,他是胸有成竹。因此,他的导演风格深受活跃在中国戏曲舞台上的成熟的表演艺术家们的欢迎。

《苏武牧羊》,《红高粱》是我们师徒合作执导的巨作。老师给我谈了一下排练方案,由我执行开排,老师再把关、提高。和老师共同执导作品,催使我的导演艺术日臻成熟。

赴美国文化交流演出

院团管理

1992年,我担任了河南省豫剧一团演出队副队长。1996年,担任演员队队长。2000年,担任一团副团长,主抓业务。2007年,调入河南省豫剧二团任书记。2013年,河南豫剧院成立,我又担任河南豫剧院副院长、二团团长。

沉思中的丁建英

在二团担任团长以来,多次率团代表文化部、中宣部、省文化厅等出访美国、法国、意大利、土耳其、泰国、巴基斯坦、香港等国家和地区,进行友好文化交流,并将中国豫剧成功搬上世界顶级舞台——好莱坞杜比大剧院。

做基层管理时,既能认真传达上级领导的指示,也敢于把演职员的苦衷向上边反映;做副职的时候,尽心辅佐正职工作,默默无闻、积极配合;如今做到一把手,依旧与同志们同心同德,为剧团发展深谋远虑,为同事们谋福利,创造好的工作环境。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不以跬步、无以至千里。在艺术的道路上,不管是平坦还是布满荆棘,我都要一路披荆斩棘、昂然向前,引领前行,为戏剧艺术不懈努力。

《岳母刺字》饰演岳飞

上一篇:

下一篇:

  推荐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