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年,丈量着一个人的工作长度!
36年,却不能计算他的事业高度!
在这36年的时间里,他始终不忘初心,牢记党员职责,默默坚守岗位,坚持把平凡岗位作为建功立业的平台,在平凡的工作中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
他就是灵武市人武部职工殷海洋。
近期,笔者通过探寻他的成长轨迹,解析他争当新时期国动人的心路历程。
36年如一日坚守保密岗位——他说,靠的是:信念责任
我虽然没有当过兵,但我身上流淌着军人的血液……,走进灵武市人武部,殷海洋对笔者这样说到。
殷海洋,1963年出生在一个军人家庭,父亲是一位1944年参加革命的老八路,曾参加过渡江战役、淮海战役,经历过无数次枪林弹雨,先后荣立二等、三等战功,父亲的英雄故事一遍遍在他的脑海里回荡。父亲曾叮咛他,你要常怀感恩之心,因为军人的后代……
1981年12月,他怀揣着对军人憧憬,父亲的期望,来到灵武市人武部工作,这一干就是36年。
笔者采访殷海洋:36年如一日,36年保密工作,是什么信念和动力支撑着你?殷海洋告诉笔者,作为保密员,工作要求高,容不得任何马虎,要细中带细,不出事则已,一但出事就是大事。
当时他也曾想过,这么重要的工作领导为什么选择由我来做呢?时任武装部领导回答非常简单,你是一个对工作极为严谨认真负责的人,完全可以胜任此工作。
在他担任保密员期间,对工作职责非常熟悉,对印章管理、移动存储介质、涉密计算机、文件借阅使用方面,始终严格按照保密规定,上至领导下至同事从不给任何人开绿灯。
政工科长张林林接受笔者采访讲到:我记得那是2013年9月的一天,我个人办理信用卡,需要单位开个证明盖章,正好殷海洋负责管印章,我觉得这么一件小事,他应该给办了,结果他非但没有给我盖章,反而把我批评了一翻,领导没签字,找领导签字。当时很生气,可事后想人家是对工作负责,如果人人都盖章办事找他,那出了问题怎么办……
有些干部因为工作,临时性需要借阅红头保密文件,他都要部长政委签字同意才允许借阅。曾经有一次,军事科参谋樊涛,需要借阅一份文件看一下马上归还,但殷海洋却说哪怕是一分钟,没有部领导的签字,都不能随意借阅。
正是对保密工作的这种态度和责任心,赢得了同事和领导的高度肯定。
今年9月份,宁夏军区郑威波司令员到灵武市人武部进行安全工作检查,负责保密工作的殷海洋,给司令员报告词准确规范流利,背《保密守则》一字不落,对绝密文件三专管理要求(专人保管、专册登记、专柜存放)一口清,得到了郑司令员的高度赞扬和肯定:这名职工作尽管是50多岁的人了,但始终兢兢业业,尽心尽责。虽然是职工,但他的军人素养比很多现役的都好。
在宁夏军区第四季度安全稳定电视电话会议上,郑司令员讲到:职工队伍是一支强大的生力军,省军区在新的体制下,人少了,职工的地位作用更加凸显了,更重要的是省军区的工作也已经离不开职工了。各级干部和职工都应该向殷海洋这样的同志学习,人家也没有什么发展空间,更没想着要当什么大官,但是能这么尽心尽责、主动作为,确实值得我们学习。
1953年至今档案整理无一差错——他说,靠的是:细心认真
岗位就是台阶,引导我走向更高,始终把工作当作一种追求,在繁忙的工作中寻找乐趣。殷海洋告诉笔者。
他回忆到,2013年新营区变迁,加之宁夏军区正规化检查考评,保密室文件资料要将1953年以来的文件档案重新整理归档。
面对艰巨的工作任务,人武部部长郑国民曾关心地说:海洋,给你找两个临时助手帮你,别累坏了。
他却说:这些文件、资料很多涉及国家、军队机密,刚搬新家,大家都很忙,外面请来的不可靠,万一出现失泄密问题,说不清,还是自己干,放心。
就这样,他每天早来两小时,晚回三个半小时,中午不休息,加班加点用了整整3个月的时间,将1953年至今的文件、历史资料等进行分类、编号、编写目录,在将其信息录入到该设备管理系统的计算机中。
说起殷海洋来,灵武市人武部政委邓锋赞不绝口,他总是把每一天当第一天过,把每一件事当第一件事去做,工作非常认真负责。
在2013年宁夏军区全区基层人武部正规化建设检查,上级领导检查灵武市人武部感慨道:这些文件资料没有半年时间,是整理不出来的,这个保密员一个人干了三个人的活,不简单。
正是这一种工作劲头,殷海洋先后被宁夏军区表彰为保密工作先进个人,警备区表彰为优秀职工优秀共产党员 优秀保管员嘉奖先进工作者。
6个岗位兼职无怨无悔——他说,靠的是:吃苦耐劳
他常说:只要组织需要,只要岗位需要,就要尽职尽责、爱一行、钻一行、精一行。他是这样说的,更是这样做的。
从入职到现在,他身兼保密员、库管员、传真员、视频会议技术员、征兵宣传员、新闻报道员,负责人武部涉密文(电)(文件、传真电报)、档案资料、印章、视频会议系统、涉密计算机、摄影摄像等管理工作。
在工作中他严格把好文(电)件的入口关和出口关,严防失(泄)密事件的发生;保障视频会议及时准时;及时接收密码电报远程递送、军队机关公文加密传输系统的上级文件(电报)并登记、传阅;对涉密计算机、移动存储介质进行认真登记注册年审。工作中他都力求完美,争取做到最好,从没有一丝懈怠。
2008年8月的一个周末,殷海洋正陪爱人在崇兴镇给岳母过88岁生日,部里一个电话打来,说上级有份传真电报需要接收,刚刚点上蜡烛的他,还没来得及给老人祝寿,就返回人武部。
笔者采访人武部干部、职工,大家一致反映,无论节假日、周末还是晚上休息,会议视频需要保障、传真、远程递送收发等,他都随叫随到,没有任何怨言。
2010年8月,部领导考虑人武部干部流动大,新闻宣传工作要培养一名职工,当时在身兼数职的殷海洋,赋予他新闻宣传工作,对此,他欣然接受,把兼职当本职,以极大的热情、激情、感情投入其中。
由于摄影基础差、功底薄,加之未受过任何专业学习和培训,他不断向书本学习、向摄影专家老师虚心求教。为了拍好一张照片,白天端着照相机到处拍,一张张对比研究,晚上学习摄影书籍。正是这种付出和努力,把摄影当成事业来对待的执着,近年来,先后有50余张照片被省以上媒体刊登。2009年到现在,他先后编辑8册《灵武市人武部影像资料》。
36年来,殷海洋先后在多个岗位上工作,他把做事当锻炼,把忙碌当享受,把挫折当成长,把吃亏当收获。他常说:用力做事,可以把事做完;用脑做事,可以把事做成;用心做事,才能把事做好。
5次因劳累倒在工作岗位上——他说,靠的是:坚守奉献
多年来,因为工作劳累,殷海洋患上了胃病、心脏病,很多次累到在工作岗位上, 但他爬起来,又继续在工作岗位上。
2011年11月,正值冬季征兵体检,已经超负荷工作十几天,在体检工作结束后,殷海洋回到家中,突感身体不适,全身僵直,呼吸困难,动不了失去知觉,妻子吓得不知怎办,打120救护车,将其送往医院进行抢救。
当他醒来时,主治大夫开玩笑地说:你再晚送来一会儿,可能要见马克思去了。直到现在,他的心率一直在每分钟100次以上,高出正常人的心率。
住院第3天,正赶上原兰州军区自主选学工程第四单元学习系统视频电视电话会议,他负责视频会议室的管理,必须保障网络技术质量,人武部其他同事都不会操作会议视频系统。他只能与医院协调,边住院边工作。
就这样,他每天早上六点半到单位开机,与上级视频会议室进行图像、通话试线,调试好后,8点半等辅导课开始后,没有问题后,在到医院进行输液治疗,下午治疗完后再到单位处理自已所管的日常工作。
看望他的亲朋好友都说,你都这样了,还工作,不要命了。他的女儿说爸,你这样玩命,你心脏能承受了吗?你要对家庭负责,你不要命女儿还要爸爸、妈妈还要丈夫,你在透支身体。他说,部里人少,自已负责的工作没人替,没办法,就这样他一边治疗一边工作,没有因病而发生差错担误工作。
2013年3月下旬,为迎接宁夏军区全区基层人武部正规化建设检查,灵武市人武部从旧址搬迁新址,时间紧迫,殷海洋每天只睡3小时,加班加点将文件、资料打包装箱,整整装了24箱拉了一卡车。面对拉到新办公楼资料室的大半屋的文件资料,由于大伙都在忙,没人帮忙,他只有动员上班的妻子晚上帮忙,将文件资料分类临时放入资料柜,顺利地完成了迎检任务,经宁夏军区检查,灵武市人武部获得全区第二名的好成绩。
省军区系统改革已经完成,职工有关政策和方向还不明朗,这个时候,作为一名职工,如何做出好新体制下的国动人?
面对这个问题,殷海洋这样回答:职工作为人武系统的重要力量,岗位虽然平凡,但无论什么岗位,只要用心干、坚持干,就一定可以每天都过得充实,就一定能实现自我的人生价值,就一定可以书写属于自己的精彩人生!
作者:郝斌、陈功